散戶勇 臺股ETF逆勢吸金

臺股ETF基金逆勢吸金,7月到10月規模增加逾千億元。圖/本報資料照片

臺股ETF基金10月規模續增

臺股月線連三黑,是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以來首見,外資轉買爲賣,但同期間散戶卻是「越跌越買」,臺股ETF基金逆勢吸金,7月到10月規模增加逾千億元。

對照外資法人7月起轉爲連四月共賣超臺股逾5,186億元,同時間,臺股ETF基金第三季規模增加704億元,10月估再增近400億元,四個月資金動能增加遠超千億元。主要是散戶透過ETF基金投資臺股,採進可攻退可守的策略,逢低就加買,推升多檔ETF基金規模不斷長大,大盤越跌但買氣越旺。

統計近三個月規模前十大的臺股ETF基金規模,近期連續配出高息的ETF基金規模明顯跳升,成爲支撐臺股ETF基金規模逆勢攀升的主因。

首檔月配的復華臺灣科技優息近三個月股價逆勢上漲逾6%,也是臺股ETF規模前十大當中唯一收紅標的,資金涌入帶動規模三級跳,從7月底約200億元,10月底已經達954億元,暴增3.75倍。

比大盤抗跌的羣益臺灣精選高息吸金360億元,規模突破500億元大關;富邦臺50、元大臺灣高息低波、富邦特選高股息30等,各有約50億元的增長,加上富邦公司治理增加2.85億元,總計前十大ETF基金中,這六檔規模近一季增加最多。

業者分析,本土資金逢低搶進臺股已視高股息ETF爲首選,因爲高息ETF選股上除重視現金股利穩定度,標的亦多是選擇具成長性或股價波動度較低的個股,逢低佈局以賺取未來股價回升的利得。

加上近年來臺灣投資人偏好月配息機制,下半年這些臺股高息ETF配發的股息換算年化報酬率後,不輸市場上理財商品,不少存股族、退休族甚至官股資金陸續轉進高息ETF基金,成爲支撐臺股ETF基金規模持續成長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