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亞太永續債發行額 續成長

穆迪研究團隊指出,美元融資成本是國際債市參考準則,此波美元升息逾5個百分點,明顯拉高發債成本,跨境發行更爲疲軟,多數由單一市場境內發行。其中,大陸綠色債券的境內銷售主導亞太地區可持續債券的發行,日、韓對社會債券的需求最強勁,帶來單季發行量創歷史新高。

臺灣因新臺幣利率相對美元低了許多,櫃買中心統計至7月底,依循國際GSSS規範的永續發展債券總額新臺幣976億元,接近去年全年的87%,其中又以社會債券發行年增2倍,最爲突出。

綠色債券向來佔GSSS發行總量的最大部分,上半年即高達67%,在臺灣亦有58%的市佔;就單一市場來看,上半年亞太區綠色債券發行以大陸居冠,佔發行總量58%;其次是香港13%,韓國和日本分別爲8%,臺灣僅2%和新加坡一樣。

穆迪研究團隊分析,金融機構是綠色債券的發行東道主,如中資銀行發行的綠色債券,是亞太市場的常銷貨;對於下半年的GSSS發行,穆迪團隊分析一方面大陸經濟復甦比預期來的慢,可能會抑制債券發行的前景,另方面則因官方的綠色政策,可望振興境內的可持續債券市場,一減一增將以持平看待。至於大陸機構到境外跨境及外幣發債,則因利差和美元成本不利將「必然疲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