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車險綜改一週年 商業車險單均保費下降356元

去年9月19日開始的車險綜改已滿一年,對於消費者來說效果如何?上海銀保監局10月14日公佈了車險綜改的週年成績單,數據顯示,綜改在降價、增保、提質方面均取得了不錯的成效。

“車險綜改實施一年來,改革目標基本實現,改革效果初步顯現。”上海銀保監局相關負責人表示。

根據數據回溯結果,車險綜改一週年,上海市累計承保車輛560.47萬輛(商業車險口徑),累計賠款162.7億元(平均每個工作日6500萬元),處理理賠案件99萬件。

車險綜改“降價”減輕了消費者保費負擔和續保成本。來自上海銀保監局的數據顯示,綜改後商業車險單均保費3476元,同比下降356元,累計向消費者直接讓利20億元。88.4%的私家車主享受了降價的優惠,私家車續保保費平均降幅達到11.2%,私家車新車保費下降達到22.3%,31.1%的客戶保費降幅超過30%,47.4%的客戶保費降幅在10%~30%。續保車輛NCD係數(即無賠優待係數,是計算保費的重要依據,NCD係數越低、保費越低)由0.766降至0.708。

在保費支出下降的同時,保險責任進一步擴展,多項綜改前的附加險納入綜改後的主險範圍。數據顯示,商業車險平均保額由綜改前的127萬元提升到147萬元,保額150萬元以上保單佔比達到64.8%,保額100萬元以上保單佔比達到94.2%。交強險保額統一提升到20萬元。消費者投保意願進一步上升,商業三責險投保率達到99.7%。

綜改下車險“提質”則使得服務消費者的能力建設和資源投入加大。除了以增值服務的方式贈送道路救援服務、代爲駕駛服務、車輛安全檢測服務和代爲送檢服務之外,上海更是實現了車險保單電子化,車險線上化水平位居全國前列。另外,車險綜改後理賠便利性和時效性進一步提升,平均結案週期下降18.85%,其中非人傷(純物損)案件平均結案週期下降11.05%。

上海銀保監局同時披露了廣受關注的新能源車承保情況。數據顯示,車險綜改實施一年來,交強險口徑承保新能源車46.24萬輛,同比增長48%。其中私家車32.60萬輛,同比增長57%;非營業企業和機關6.52萬輛,同比增長50%;承保公交、出租、租賃等服務於城市公共交通的新能源車5.84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