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市櫃公司 史上最強10月營收

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創同期新高

上市櫃公司10月營收出爐,受到大陸能耗雙控及電子業長短料影響,出現月減3.64%但年增10.10%的成績,創下史上最強十月及歷史第三高紀錄。累計前10月營收33.14兆元,年增17.32%。法人指出,臺股全年營收有望挑戰40兆元的歷史紀錄。

雖然受到大陸能耗雙控及電子業長短料惡化情況加劇影響,但臺股10月營收表現不俗,在月減3.64%的情況下,總營收達3.566兆元,保持連八個月營收站上3兆元大關,凸顯臺灣在產業競爭的實力。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受到零組件供應不順的影響,蘋果供應鏈鴻海、和碩、臺積電及仁寶10月營收月減5.95~11.88%,但傳產表現強勢,在零售、運輸及鋼鐵領軍下,月增2.2~14%,隨大陸限電問題解決及消費性電子晶片荒有解,估11~12月營收將回溫。

根據統計,上市公司10月營收3兆3,403億元,月減幅3.76%、年增幅9.74%。而櫃買市場表現出色,上櫃公司10月營收2,259億元,月減幅1.71%及年增幅15.70%。至於10月營收創新高家數包括聯電、旺宏、長榮、陽明及中鋼等104家,僅高於2月的16家,爲今年單月第二低家數,但也是歷年10月同期創新高家數第二高(僅次於2014年10月的107家)。

以產業別觀察,10月營收月增前三大是零售、運輸、鋼鐵,月增幅各爲14.0%、5.5%、2.2%;而10月營收年增前三大則是運輸、鋼鐵、IC設計等類股,年增幅各爲109.1%、56.0%、26.2%。

臺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美國聯準會宣佈縮減購債不確定因素消除,美股指數輪流創高,外資也較積極回補臺股,內資持續積極作價,推升大盤站穩季線及萬七上震盪攻堅,主要即是反映近期密集公佈的10月營收及Q3財報業績基本面不錯,預期11月業績也可望持穩,除留意部分個別公司意外公佈財報業績不如預期外,研判大盤維持高檔震盪,年底前指數可望上攻萬八甚至挑戰新高。

黃文清指出,11月中旬後進入財報空窗期(上市櫃年報要到明年3月底公佈),也是臺股作夢行情期間,可關注電動車、第三代半導體、元宇宙等長線題材,另隨疫苗施打率提高以及疫情管控得當,航空、旅遊、餐飲、觀光飯店等商機帶動業績成長,也可留意相關類股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