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子化致錄取大學變容易 112年頂大錄取率破1成

依照高教資訊平臺「大學問」統計,公立大學錄取率突破1成,來到10.35%,意味着每10名學測考生,就有1人可以進入過去被視爲「窄門」的臺成清交政,成爲頂大新鮮人。(本報資料照/示意圖)

受少子化影響,錄取大學變得愈來愈容易,且公立大學招生率更逐漸攀升。依照高教資訊平臺「大學問」統計,包含臺灣大學、成功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及政治大學等公立大學在內,整體錄取率均再次突破1成,來到10.35%,意味着每10名學測考生,就有1人可以進入過去被視爲「窄門」的臺成清交政,成爲頂大新鮮人。

根據「大學問」統計數據,近5年來,學測考生減少將近2萬人。未來5年,截止117年爲止,每年學測考生將逐年減少3000到5000人。5年後,考生人數將再少2萬人。換算下來,國內高中畢業生進入公立頂大比例將達12%~13%,也就是學測頂標生皆能進入頂大。

「大學問」表示,除了少子化的原因,加上配合國家政策,行政院推出「精進資通訊數位人才培育策略」,109至119學年逐年外加資通訊系所招生名額10%,導致在過去5年間,臺、成、清、交、政等公立頂大,每年更增額錄取328人。

「大學問」分析,孤另頂大窄門逐年打開,對於臺灣學生、家長而言,可能是好消息,但對臺大等頂大而言,學士班招生人數,沒有因應少子化同步減招,學生素質因著錄取率提高而下降。

「大學問」提到,短短5年內,頂大錄取率提高將近2%,課程必須因而調整,各大學近年陸續爲大一新生,推出各種先修班學分,以補強學生基本能力不足。同時,頂大教授必須投入更多時間,進行大一新生補救教學,相對排擠了學術研究時間、資源,如此一來惡性循環,拖累爭取世界頂尖大學排名的能量。

根據教育部統計,101年學測考生15萬4560人,進入公立頂大的比例約6.33%,學生素質明顯優於現時。與過往相較,高分低就進入頂大,學生學習成就不如過往,間接也造成休學人數增加。

「大學問」建議,因應少子化衝擊大學招生與辦學,爲維持國內頂大爭取排名,維持學生素質的方法有二:一爲根據少子化人數下降比例,適當降低國內學士班招生人數;二爲爭取境內、境外優秀碩博士生招生人數,兩者相互配合以提升頂大研究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