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錢省到吃了不少虧…適度節制、讓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圖/小花平臺提供)

我們從小就被父母教育要省錢、不要亂花錢,只要有便宜的選項就絕對不買貴的……;在我們父母那一輩的人看來,懂得省錢相當於會過日子,反之那些一直花錢的人,往往被視爲「敗家子」。在以前那個年代,沒有節制地省錢,儼然已變成一種被推崇的生活方式;然而,殊不知,拼命存錢、省吃儉用可能反而帶來反效果,甚至省錢省到走火入魔、累積已久一觸即發的報復性消費,更是適得其反浪費了一堆時間和金錢。

省錢省到心累?小心衍生報復性消費……

小編以自己爲例,從小被長輩教育要省錢、不要亂花錢,長大之後,花錢尚算節制,也有固定的存錢習慣,多年工作下來,無形中也累積了一筆小數目;不過,隨着年齡的增長、各項花費日漸增多,竟也因爲省錢吃了不少「虧」。

怎麼說吃虧?以買衣服來說吧,有好幾次網購衣服,因爲價格便宜,也被照片中模特兒展示深深吸引,毫不猶豫就下單了,不料等到收到貨時,才發現與照片上所見「相差甚遠」,不是做工差、顏色有誤差,不然就是尺寸落差太大,根本沒辦法穿……。

經過幾次這種自作聰明的「省錢」經驗後,我也不禁懷疑:爲了省錢,是不是反而花了更多錢?後來仔細想想,如果每次買衣服時,親自挑選並仔細審視,就算價格比較貴,但是仍在能接受的範圍內,至少確保品質沒有問題,也可以穿上自己的心頭好,豈不兩全其美?就算當初花了比較多的錢,也會覺得很值得!

另外,小編想要講述身邊朋友的兩個實際案例,其中A小姐在同事面前是有名的「鐵公雞」,不僅自己節儉,對待他人素以吝嗇聞名,她幾乎從不外食、中午自備午餐便當,也很少與三五好友一塊聚餐小酌,唯一的原因僅是「不想要多花錢!」直到現在,她幾乎每天下班後就直接回家,對她而言,娛樂活動愈少,代表的另一層意義就是「省錢」。

還有,另一位B小姐堪爲超會精打細算的小資女,平時已習慣強迫自己省錢,只要有便宜的選項就絕不買貴的……,長此以往,突然有一天她發現自己省錢省到心累,累積已久爆發的報復性消費,反而讓她先前辛苦存下來的錢一夕之間消失殆盡。所幸的是,後來她做了兩項重要改變:適度地加入娛樂花費、允許自己每週小小揮霍一下,自此也稍稍緩解了她的省錢疲勞,讓存錢這檔事變得更輕鬆愉快。

就上述這兩個例子來說,小編更欣賞B小姐的決定,在努力存錢省錢之餘,偶爾吃吃外食、買一杯好喝的現煮咖啡、看一場吸引人的展覽……,以中庸的生活態度「不多也不少,只要剛剛好」,不極端省錢,也能剋制胡亂花錢的衝動,生活依然過得有滋有味,這纔是維持節約生活的長久之計。

理財要從小紮根 聽聽股神給兒女的10項忠告

說到理財觀念,真的要從小紮根,以下引述「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說給兒女的10項忠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