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率低落 陸學者:生育率低不能全算在女人頭上

大陸學者稱,目前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根本問題還是減負,減輕居民的生活負擔,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提高人口生育率。(摘自中新社)

人口老化加上生育率低落的現象,已成中國社會結構不可承受之重。有大陸女性學者就直言,生育的成本、就業的不確定性,乃至生活方式的改變,都讓大陸年輕一輩不願生孩子;根本問題還是減負,減輕居民的生活負擔,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提高人口生育率。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研究所研究員魏南枝接受大「觀察者網」專訪時指出,現在包括男性和女性在內的很多年輕人對結婚的興趣都不高,而且不僅僅是一些女性不願意生孩子,不少男性也不願意要孩子。

魏南枝認爲,這裡有成本、收入和生活方式三方面原因,第一是因爲當前婚戀生育成本很高;第二,相當比重的年輕人的工作收入甚至全家的積蓄都難以支撐婚戀生育成本;第三,人們的生活方式變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寧願跟手機「結婚」,與虛擬世界爲伴,也不願意找個人結婚。

她稱,在中國,宅男宅女已經成爲年輕人中間較爲普遍的現象。宅男宅女現象背後必然是不婚不育比重的上升;因爲從戀愛到結婚,責任和壓力會隨之增大,那更不會選擇生孩子。

魏南枝感嘆,某種程度上,最好的「絕育藥」是經濟社會運行的過度資本主義化、高速膨脹的大城市化,以及就業方式的靈活化。所謂「靈活就業」的另一面是高度不確定性,不確定性導致很多年輕人不願意生孩子。

「他們的需求要求和麪對的現實壓力之間的鴻溝在拉大,一部分年輕人選擇消極面對生育問題是自然而然的選擇。」她坦言,由於快速的城市化帶來的人口流動,實際上中國社會的托育需求在急劇增長,但是20世紀90年代至21世紀初,在托育服務的社會化、市場化發展導向之下,面向0-3歲幼兒的托幼機構數量迅速滑坡。

魏南枝還稱,「目前就中國的情況而言,根本問題還是減負,減輕居民的生活負擔,增加居民收入,才能提高人口生育率。」

此外,當前的法律對女性的保護是不夠的,而且有些法律政策實際上發揮了反向歧視作用,而不是保護作用。

魏南枝說,例如,對女性的產假等與生育相關的福利政策越多,企業越不願意招聘和晉升女性,意味着育齡女性在職場上受到的歧視會越多。應當看到公共服務過度市場化抑制生育願望,需要系統調整家庭、就業、工作時間和城市規劃政策,這些政策部門中的每一個部門都應參與創造有利於家庭生育的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