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長芬芳錄 全人教育寫輝煌

南一中師生與老中青三代校友出席活動同堂合影。圖/南一中提供

在臺南一中百年校慶紀念特刊中,校方以「竹園雅範」主題訪問多位退休校長和教職員,可瞭解南一中超過半世紀的校務和建設發展過程,世代傳承南一中優良的全人教育傳統。本文集結南一中退休歷任校長,包括黃炎祥、張逸羣、黃運生、張添唐等位校長,還有退休的體育組長戴天賞、文書組長黃清淵,以及已故教師陳榮濱對南一中的心力奉獻。

光復後第六任校長黃炎祥

(任期1990-1998)

第六任校長黃炎祥在南一中推動五育證照制度,開闊學生學習領域,校內創辦「竹園藝廊」,向外引進藝術展覽,讓學生可在校內就近欣賞,培養藝術氣息。黃炎祥說,每次回南一中,都要去看看學校地標「大榕樹」,對學校一草一木都很有感情,充滿感恩,尤其曾打拼共事過的師長們。

光復後第八任校長張逸羣

(任期2001-2009)

第八任校長張逸羣是南一中首位遴選校長,也是唯一由校內師長升任的校長,在南一中服務長達二十五年(1984-2009),擔任過各種校內職務,曾榮獲杏壇芬芳錄、獲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任內開辦科學班、翻新校史室、將游泳池委外經營以節省開支、爭取龐大經費改建新式體育館、完成校門前庭國有地無償撥用,奠定現今民族路正校門景觀基礎。張逸羣說,南一中師生自主性很高,大家協調的包容性更強,南一中校園的和諧氣氛是最大特色。

光復後第九任校長黃運生

(任期2009-2012)

第九任校長黃運生任內校定選修課程開設多,作法先進,在九十年代高中教育來說相當難得罕見,例如語文社會、科學探索、國際視野等課程,每週兩節選修課,加上原有美術、音樂課的藝能科課程,讓南一中教育均衡發展,不偏重於學科教育。黃運生說,很珍惜曾參與南一中延續傳統榮光,盼南一中下一個百年能孕育更多英才,創造更多輝煌紀錄。

光復後第十任張添唐校長

(任期2012-2019)

第十任張添唐校長延續多元發展、均衡學習的精神,開設七十二門不同領域選修課程。他喜歡以「優秀青年」來稱呼南一中學生,希望大家天天把優秀掛在嘴邊,學生能更有自信心,以正能量來帶動校園學習氣氛,還衍生出「添唐拳」的鼓舞姿勢。張添唐說,南一中「優秀青年」的學習,不僅在於學科;可貴之處,還有優良的全人教育傳統爲基礎,對於自己曾身爲南一中的一份子,永遠銘感在心。

陳榮濱奉獻「人文社科

文物館」鞠躬盡瘁

(任期1964-1994)

南一中校內的人文教育大樓設立收藏豐富的「人文社會科學教育文物館」,最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史地教室,收藏許多古今中外的錢幣、歷史文物,提供師生豐富的教學素材。館藏多半由服務長達30年的南一中三民主義科老師陳榮濱捐贈。他也是南一中校友,臺大法律系畢業,二次榮獲臺灣省特殊優良教師,入選過杏壇芬芳錄,獲教育界最高榮譽「師鐸獎」。

南一中在2014年開發出全臺獨步的校定選修「博物館學課程」,該課程107年度榮獲教師教學最高榮譽「教育部教學卓越金質獎」肯定,陳榮濱對館藏的捐贈、充實與整理,功不可沒。早期受限於收藏與陳列之場館不足,經費短絀,發展艱困。1985年陳榮濱接任負責人後,陸續將收藏品整理陳列,使館藏逐步發揮教學的功能。

1990年校長黃炎祥到任後,大力支持陳榮濱充實各項館藏與陳列設備,除了原有的教學資料以外,陳榮濱亦蒐集整理許多古今中外錢幣、石器、銅器、玉器、陶瓷等各類歷史文物與工藝品,使該館成爲傲視全臺的教學場館。1992年時任總統李登輝曾蒞校訪視,對館藏文物印象深刻,大表讚許。此外,陳榮濱常自掏腰包購置文物。其中,陳榮濱生前蒐集「安平壺」多達160個全數捐給南一中,使該校成爲臺灣收藏安平壺數量最多的政府單位。

人稱「一中活歷史」文書

組長黃清淵

(任期1969-2018)

已退休文書組長黃清淵在南一中服務,有近五十年的行政閱歷與經驗,足以細數校園近半世紀的發展。歷經文書作業不同階段變革,從手繕、中文打字機,再到電腦輸入列印,對文書實務工作者需要重新學習和適應。

南一中校史館是所有師生引以爲傲的寶貴資產,光復後第五任校長史振鼎(任期1983-1990)對於校史館的建置相當關切,指示文書組負責管理,因此,多年來由黃清淵負起管理校史館的重責大任。黃清淵說,幾任校長都非常重視校史館的規劃與典藏,纔有現今完善的設施與規模,期盼大家共同重視和保存。因地震損壞和年久失修的校史館列入百年慶校重點工程,將於4月16日慶祝大會舉行新建校史館揭幕式。

「體育教學老船長」體育

組長戴天賞

(任期1955-1993)

已退休體育組長戴天賞在南一中服務長達三十八年,也是資深校友,對於學校體育設施和制度革新扮演重要角色。校長史振鼎任內的體育課改遷至二部上課,原本煤渣跑道過於老舊,開始規劃新的操場與跑道,變成當時流行PU跑道。

戴天賞在許多師生心目中,是永遠的體育組長。早期教育部體育成績評量標準未能適用各種體位學生,戴天賞基於因材施教原則,率先以校內各種學生體位設計出四種不同體位,給予不同的評分標準,激發學生對運動的潛力和興趣。

現在南一中游泳池有溫水設備,一年四季都能上游泳課。但早期游泳池在校本部,每三天必須換一次水,皆由戴天賞負責,晚上七、八點時開注水閥,凌晨三、四點再回來關閉,不辭辛勞,堅守岡位,默默守護學生的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