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敗將言勇:由郝柏村談賀龍說起之2(郭冠英)

1998年8月24日前國防部長郭寄嶠上將舉行公祭,郭寄嶠的女婿郝柏村(右)。(季志翔攝)

另外,若郝柏村說賀龍爲土匪,此極爲失禮不當,爲徒逞口舌之快,不公平且有欺善之懦,以下試一一分析之。

一、郝柏村敢在紅衫軍倒扁大會,衆捧施明德之際,直言施爲臺獨叛亂犯,當年應予槍斃嗎?施在服軍法監時,正是郝爲蔣經國寵信之時,他負責關施,至今未聞他承認「錯誤」?我想他也不認爲對美麗島鎮壓爲錯誤,那他爲何不直言斥施?直言說若不是你們搞臺獨、搞暴力,臺灣何有今日之局?

郝若到高雄,臺獨在胡捧228死者冤屈,郝敢說被殺者是暴民,殺之有理?若郝如此說,被今天高雄暴民毆傷或打死,有如當年228然,臺灣之本土派不會齊聲叫好,說打死活該?

今郝回鄉被待以上賓之禮,卻對賀龍及其鄉親出此不敬之言,則賀家鄉人最多尷尬以對,未有毆辱逐客之舉,則大陸同胞對此難道不是忍辱負重?郝那樣「直言」,不是欺善怕惡乎?難道郝到哪裡都是如此直言,哪壺不熱提哪壺嗎?

郝真是「愛臺」,那何不絕不返鄉,如一些頑固國民黨軍人然;或如施明德爲臺獨,連飛機過大陸境都不坐,絕不拿臺胞證呢?

二、賀就算出身土匪,但應看其有無屠戮良民、魚肉鄉里之事。很多仕紳軍官,雖非出身草莽,且受良好軍校教育,但殺起人來不比土匪都兇惡?對國家之害不比土匪爲烈?如湯恩伯,在河南向以殘暴聞,還因吵架盛怒把一個船長當場擊斃。李宗仁在大陸撤守前在廣州面責蔣,還舉此事。

我曾見郭寄嶠在其回憶錄中手寫着:「河南人銜湯,曾有『寧願日軍來燒殺,不願湯軍來駐紮』之語。」(郭的姪女郭菀華由郭撫養長大,後嫁郝,故郭等於郝岳父,晚年郭有同情黨外的言論,喜看黨外雜誌,郝還不滿,說郭不智不當。)

又如剿共戰死的張靈甫,還不是吵架把妻擊斃?

郝還曾對我說,顧祝同(郝曾做其參謀)最怕見記者,因他在主政江蘇時,曾把批評他的記者槍斃,引起風波。

顧還以儒將聞,爲人較平和呢。

諸如這種殺人之事,在過去的軍閥以至50年代的內戰餘緒時期,都是司空見慣,大家半斤八兩。

一直到80年代中,郝軍權最盛時,其親信部下趙萬富,做金門防衛司令官時,小金門東崗的部隊,把飄到岸上的越南漁船上的20人,包括孕婦小孩,全部槍殺。事被告到聯合國,後趙仍升官沒事。

趙萬富。(黃子明攝)

賀若是土匪,國府正規軍竟爲匪所敗,豈不更可恥?郝不是應服贊賀乎?

三、土匪?槍桿子出政權,那個政權不靠暴力?臺獨從228、美麗島到今天台灣南部打人,不都是暴力?郝在做行政院長時怎麼不指責民進黨是土匪、李登輝是共匪,還是叛徒呢?

張作霖就是土匪出身,後做到國家元首。郝柏村與張學良善,常有飲宴,當張在吹他爸爸時,郝爲何不澆冷水說:「土匪也。」

東北大學秘書長,張學良的親信寧恩承說:「一起手都是匪,孫中山不是稱孫匪嗎?」我最近讀陳英士事略,看其從事革命之勇敢,真是視死如歸。從國共革命的角度,陳英士是烈士,但從中華民國當時政府來看,陳就是黑幫巨梟,還有他的手下──蔣介石。至今西湖還有陳英士像,又有陶成章祠,真是矛盾。

蔣的出身,年輕時被稱瑞元無賴,後是滬上流氓,據聞還做過綁架勒贖之事,又是殺人兇徒,且是被孫中山政府通緝有案的(有說孫實是做樣子,因蔣銜陳英士命殺陶成章,正合孫意。)那大陸觀光客今來參觀中正紀念堂,是不是都應直說蔣是流氓地痞才顯示有骨氣呢?

四、土匪在軍閥與國民政府軍隊中的比例可比解放軍大得多了。收降納叛,國軍中不乏土匪,如著名的孫殿英。楊虎城也是,楊被大陸尊爲千古功臣,但我就聽西安人講,楊在蒲城家鄉就被稱爲「楊土匪」,楊子也不否認其父是「刀客」。包括跟楊一起堅守西安7個月的李虎城,還有攻打西安的鎮嵩軍司令劉震華,後做安徽省主席,也都是刀客出身。

這種土匪在政權穩定後就會減少,正規軍出現,土豪劣紳的地方武力就會消弭。百姓可正常繳糧納稅養兵,爲何還要靠不穩定的地方鄉團武力,受其橫徵暴虐之害?

但一旦天下大亂,土匪又會出現,像胡宗南在西北練兵多年,本身又是黃埔一期生,也以儒將聞,但他在50年代領導的反共遊擊隊,號稱「反共救國軍」,大多是閩、浙一帶的土匪海盜,還劫殺外國商船。在臺灣也是強橫,殺地方流氓不眨眼,是爲培養彪悍之氣還縱許之。

【未完待續,郭冠英專欄每週三刊出】

◎史話歡迎讀者投稿,針對兩岸關注之歷史事實或人物撰文,體例不限,舉凡傳記、論文、散文、書信、日記,撫今追昔之訪談紀錄或自述回憶等。來稿請寄[email protected],主旨註明「史話投稿」,請附姓名與專業背景或居住地。本版對來稿有刪修權,文章僅刊載於中時電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