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話》忠烈祠上沒有名字的英雄(莊秉漢)

臺北圓山忠烈祠內陳列吳其蘇烈士遺像事略及國府軍委會頒「榮哀狀」供人緬懷。(圖文:莊秉漢)

日本二戰期間對華侵略,在民國26年12月發生了一場「南京保衛戰」,南京是當時中華民國政府的首都,地理位置特殊,有象徵意義,對國際視聽影響很大,日軍勢必拿下南京,逼迫中華民國政府屈服。因此,在這場戰役中,許多國軍英勇獻出了自己的生命,先烈的名字與事蹟萬古流芳,刻記在臺北忠烈祠的牌位之上,永享崇祀與追思,但仍有許多無名國軍英雄,用鮮血譜下動人心絃的壯歌,後世卻無法查證他們的名字,令人無限感傷。

在這僅記錄真實3則南京保衛戰中,國軍抗戰英雄基層的英勇故事,希望將他們的愛國情操傳達給後人,他們如同蘇芮的《鋼鐵的心》這首歌,歌詞內容寫道:「生命有盡而希望無盡,用我熱血再一次奮起,就算無名也頂天立地。」

日本上海派遣軍和第10軍在攻陷南京後浩浩蕩蕩入城。(圖文:莊秉漢)

第一位是吳其蘇連長,廣東省惠來縣人,陸軍官校第7期,在軍校畢業時成績優異,留在學校擔任教導總隊第二團排長,後來升任第五連上尉連長。南京保衛戰中,奉命率連隊駐守紫金山,民國26年12月12日黃昏,在保衛戰打響的第9天,日軍突破南京的周邊防線,各城門、陣地相繼失守,吳其蘇接獲上級倉促下達的撤退令,但他不願突圍而出,吳其蘇連長看着來勢洶洶的日軍,他向一起戰鬥數天的連上弟兄喊話:「國父創建中華民國,紫金山乃是孫中山先生陵墓所在地,我們怎麼可以讓敵人踐踏中山陵!」

全連殘存的弟兄在吳連長激勵下,決定抵死不退,持續浴血拚搏予以還擊,日軍發動十餘輛坦克,對紫金山陣地展開瘋狂進攻,但該連面臨彈盡糧絕、死傷殆盡,眼看陣地即將失守,吳其蘇連長明白已走到生死存亡最後關頭,爲了阻攔日軍坦克,吳其蘇退無可退,他沒選擇給自己留活路,決定全身捆綁手榴彈,以血肉身軀做最後的尊嚴抵抗,他趁敵毫無防備,滾向日軍坦克,與其中一輛行進坦克同歸於盡,一聲巨響後,坦克分崩離析,吳連長血肉橫飛,倖存連上弟兄目睹悲壯莫名。

吳其蘇連長縱使被強敵包圍要脅,但是他沒有低頭,也絕不妥協,用生命彌補彈藥的不足,以死阻擋日軍進逼,征服了他的敵人,壯烈成仁流芳百世,年僅29歲,國府軍委會特頒「榮哀狀」表彰其忠烈。

在南京雨花臺,當天同樣發生一名連長誓死不退的悲劇,在陣地失守前的激烈戰鬥中,有位不知道姓名的連長,他的左手被日寇機槍射斷3根手指頭,只是那3根斷掉的手指,仍與他的左手掌骨肉相連,紅糊糊臨着鮮血流淌着,這對連長來說,如此指揮戰鬥非常不方便,他決定忍着痛楚,用右手將受傷的左手手指抓住,咬緊牙根,使勁往外拉扯,硬是把3根斷指撕裂而開,試想,兒時乳牙換牙,用手指搖晃拔牙或許簡單,這名連長硬扯下3根手指頭,忍受劇痛繼續戰鬥,這是需要何等勇氣與無懼。

後來,連長高舉着少了3根手指頭的左手掌,右手舉着槍向部隊高喊:「我們寧願戰死在戰場,決不偷生做亡國奴,衝呀!衝呀!」他的連隊弟兄看到連長只剩下兩根手指頭的左手掌鮮血並流,悲痛之餘,深深受到激勵,打死不肯撤退,也奮不顧身地向日軍展開激烈肉搏戰,遺憾地,連長和弟兄們的喊殺聲被敵人的槍砲聲掩蓋住了,他們倒在雨花臺的煙硝中,拚到最後一兵一卒,犧牲成仁。

最後一則史實是發生在12月13日的上午,這是南京保衛戰的尾聲,南京城在下關長江江邊擠滿了潰退的國軍散兵,他們死命尋找北渡求生機會,相互爭搶岸邊的木筏、叫喊謾罵、喧鬧混亂一團,眼看着日軍的前鋒部隊一步步進逼下關。

大敵當前,有一位不知姓名疲累不堪身穿黃呢絨軍服的上校軍官,他被一羣國軍散兵包圍住。

大家喊着:「長官,你指揮我們回去抵抗一下好不好?」

上校軍官回說:「我是一名軍醫,我不懂軍事指揮。」

一名散兵說:「長官,你只要命令我們打就行了。反正,也不過一個死字,20年後還是好漢一條。」

這位上校軍醫官拗不過這羣散兵,同意了他們的請求,他舉起長臂高呼說:「弟兄們,咱們向日本鬼子殺去!」士兵們就這樣聽從上校軍醫的指揮,提起槍往日軍的追兵裡頭衝,向敵軍前衛部隊開火,日寇萬萬沒想到,在國軍敗退倉皇逃亡的江邊,還遭遇散兵自殺式瘋狂抵抗還擊。

這位激發愛國心的上校軍醫官,和臨時由他「指揮」的一羣士兵,悉數慷慨赴義陣亡了。

在英國《倫敦新聞畫報》曾經刊登出一幅照片,照片中,我們看到南京城中華門正中間的城牆上寫下「誓復國仇」4個大字,這是南京城即將破城之際,守軍國軍第88師士兵在城牆憤恨時所寫的,中華門城破,滿地是棄置着士兵殉國的屍體,震撼着國際人心,這「誓復國仇」猶如無聲的號角,要讓國人銘記國仇家恨,誓復中華民國。

英國《倫敦新聞畫報》曾刊登一幅照片,南京城中華門城牆上寫「誓復國仇」四個大字,震撼國際人心。(圖文:莊秉漢)

國都南京淪陷,成爲所有中國人民的傷心地,城破之日,也是侵華日軍屠城浩劫和南京百姓苦難的開始。雖然最後國軍在國都保衛戰沒能守住南京市,無疑是所有國民革命軍心裡的痛,「誓復國仇」成爲抗戰國軍共同責任與心願。

8年後……中華民國國軍前仆後繼犧牲320萬餘人,終將日寇趕出神州大陸,青天白日滿地紅的國旗再次從南京總統府冉冉升起。

(作者爲臉書「我的抗戰」版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