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海洋日 臺南今年投入1500萬養灘、覆育沙洲

臺南市政府今年持續投入1500萬元辦理沙洲覆育工程。(臺南市政府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臺南市政府拿出實際行動守護海岸線。(臺南市政府提供/曹婷婷臺南傳真)

今天是世界海洋日,爲解決沙洲侵蝕內縮及潟湖淤積陸化情形,臺南市拿出實際行動守護臺南海岸線!市長黃偉哲指出,今年將再投入1500萬元辦理2件沙洲覆育工程,皆已於4月進場施工,預計7月完工後可覆育沙洲1公里、養灘2萬立方公尺,後續也將持續與中央合作,共同改善海岸線退縮情形。

臺南海岸線長度近70公里,北起爲八掌溪口,南至二仁溪口,近年沙洲遭侵蝕內縮及潟湖淤積陸化情形逐年嚴峻,由於海岸線從北到南涉及許多管轄機關,臺南市政府水利局說明,黃偉哲市長上任後,主動邀請中央機關合作,分工辦理人工養灘、海堤整建、沙洲覆育、潟湖清淤及長期監測空拍調查,逐段檢視臺南海岸線,改善海岸侵蝕及海岸環境的效果。

其中,臺南海岸侵蝕嚴重區包含北門雙春海岸、七股潟湖沙洲及南區黃金海岸。雙春海岸及黃金海岸由水利署負責辦理防護工作,2021年至2022年共投入約1億元辦理人工養灘工程,養灘長度約4公里、養灘量達22萬立方公尺,沙灘已回覆約50公尺寬幅。

另,七股潟湖沙洲部分則與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合作,投入約1.8億元辦理沙洲覆育,施作竹樁、木樁或沙腸袋等定砂防護設施,並抽取潟湖淤沙於沙洲人工養灘,覆育沙洲約6公里、養灘量達10萬立方公尺。

水利局指出,根據衛星影像分析,沙洲已呈現穩定趨勢,有效減緩沙洲侵蝕內縮及潟湖淤積陸化情形。

爲守護臺南海岸線,除邀請經濟部水利署第五河川局、第六河川局、臺江國家公園管理處、林務局嘉義林區管理處等中央機關與市府單位共同成立臺南市海岸防護合作平臺、定期舉行海岸防護分工協商會議外,也持續投入經費辦理人工養灘、沙洲覆育及海岸漂流物清除。

除養灘工作外,市府也很重視海洋廢棄物議題,據統計,2022年已清除逾4000公噸海岸漂流物,投入金額高達6000萬元,今年目前已清除近825公噸海岸漂流物,期能改善環境污染並減少生物誤食海洋垃圾等問題。

黃偉哲表示,臺南著名海岸觀光景點如黃金海岸、漁光島及觀夕平臺等處沙灘,市府皆持續監控海岸線退縮問題,也完成海岸漂流物清理,提醒民衆感受海洋風情也記得不要留下垃圾,造成環境污染與負擔,市府也會持續維護海岸線及海洋環境,保持臺南海岸美麗乾淨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