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內閣賴系成軍 暗流勢力仍在(桂宏誠)

準總統賴清德提早行政院內閣的人事佈局。(本報資料照片)

準總統賴清德1個半月前就開始進行內閣人事佈局,儘管他在大選前宣稱,當選後組的內閣是「用人唯才,不分黨派」的「民主大聯盟」,但從目前已公佈的人選名單中,看不出有何可凸顯不同於以往的「民主」與「不分黨派」。而且,這些準閣員即使並非以民進黨內「新潮流」爲主幹,但至少也屬與賴清德關係密切的「臺南幫」和「高雄幫」等「南方集團」。

民進黨內所謂的「英系」,可謂是在蔡英文當選總統後才崛起。賴清德本屬黨內派系「新潮流」,但因「新潮流」寄身政府及公營事業內「吃銅吃鐵」,在黨內外早已聲名狼藉,而賴在當選總統後已宣佈「退流」。即使如此,賴清德仍可將「明流」化爲「暗流」,再加上他在副總統任內所納「讀書會」、「新境界文教基金會」及產業界等入幕之賓,從組閣名單中似乎已看出新的「賴系」已成軍。

事實上,「用人唯才,不分黨派」的「民主大聯盟」只是個迷惑人心的口號。試問,閣員豈可能僅憑專業而提出違逆民進黨或賴清德意志的政策?何況,閣員又不是考試及格的專業事務官,難道只需憑專業才幹做出決策及推動政務,無需負有捍衛政權與鞏固領導中心以尋求連任的任務?

因此,賴清德就任後任命的行政院新閣員,首要功用在於「信賴」與「尊賴」。畢竟,寄身政府部門及公營事業的「暗流」勢力仍在,而在賴清德就任一段時間後,若讓民進黨內各派系覺得仍「分贓」不均,屆時黨內展開搶食戰利品的一陣廝殺,出現的時間點恐怕不會太遠。

賴清德太早公佈閣員的人事,凸顯了憲政運作的不合理。例如,內政部長已內定劉世芳,但日前立法院內政委員會審查《地方制度法》部分條文修正草案,而赴立院爲法案備詢的內政部官員卻不能代表劉世芳及新政府的政策。甚至於,現任部長已確定不會留任,其實他和政務次長都可辭職,讓常務次長當個代理的「看守部長」即可。

然而,賴清德早早公佈內閣人事的原因,或許就是因重要職位的分配,早決定比晚決定好,除可減少些人事運作的摩擦外,還具有類似中國大陸「任前公示」制度的效用,可讓人選再經公衆的檢驗,看看是否會出現足以換人的反對聲浪。

例如,內定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的陳金德,曾因公務員經營旅宿業遭彈劾後受申誡的懲戒處分,但準閣揆卓榮泰僅以申誡是懲戒處分中最輕者,就平息了疑義。而內定的經濟部長郭智輝,雖曾違反《證券交易法》判決有罪但緩刑,也未動搖其將成爲部長的地位。

目前傳出陳時中內定爲政務委員,這位民進黨選舉時的醫界要角,捍衛民進黨政權不遺於力。若他真能「敗選升官」,應將是護衛「賴系」的指標性人物。(作者爲民主文教基金會董事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