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論廣場》人民至上與防疫至上(胡勇)

在上海烏魯木齊路的吊念火災罹難者,同時也抗議政府的封控 措施。(圖/美聯社)

愈演愈烈的疫情、無休無止的核酸、接連不斷的封控、撲朔迷離的未來A大陸民衆上週末終於爆發大範圍的抗議示威。由於示威者手舉白紙表達不滿,因此被一些媒體稱爲「白紙運動」。在已經走出疫情陰霾的臺灣,朝野人士紛紛聲援大陸抗議者,呼籲中共當局正視民意,放鬆管控。但也有人認爲所謂的「白紙運動」來者不善,有境外勢力上下其手,是「顏色革命」的重要信號。事實果真如此?

首先,抗議活動中確實出現了針對大陸政治體制和領導人個人的口號,也有境外力量介入的蛛絲馬跡。「白紙運動」爆發後,掌握「刀把子」的中共中央政法委迅速召開會議,要求「堅決依法打擊敵對勢力滲透破壞活動,堅決依法打擊擾亂社會秩序的違法犯罪行爲,切實維護社會穩定」。香港保安局長鄧炳強明確警告,港人聚集悼念烏魯木齊火災遇難者與聲援大陸「白紙運動」是「再次顏色革命的雛形」。

其次,儘管不排除有人渾水摸魚,別有用心,但「白紙運動」絕大多數參與者的矛頭並非直指當局,而是關注民生疾苦,要求調整防疫政策。在各國先後放鬆管控甚至宣佈疫情結束的當下,唯有中國大陸還在不惜代價嚴防死守,民間早已怨聲載道,暗流涌動,烏魯木齊火災只不過是「白紙運動」爆發的導火線。因此,中央政法委在疾言厲色的同時,也強調「要及時疏導化解矛盾糾紛,幫助解決人民羣衆實際困難」。被稱爲「輿論風向標」的大陸資深媒體人胡錫進也在社交媒體上呼籲既要防堵外因,也要治理改善內因。

再者,「白紙運動」雖然極具眼球效應,連日來攻佔全球媒體的頭版,但其影響力不宜誇大。這一運動充其量只是多點開花的小規模抗議,而不是全面爆發的大規模抗爭。具有豐富輿論鬥爭經驗的大陸政府並沒有大張旗鼓批判「白紙運動」,更沒有公開定性其爲「顏色革命」,這樣做只會激化社會矛盾,正中境外勢力的下懷。當局的策略是全力清除「白紙運動」的所有痕跡,將其社會影響力降至最低,以至於一些不關注時事的大陸民衆對這一事件聞所未聞。

大陸固然不是西方意義上的自由民主體制,但也不是對民意視若無睹的獨裁專制政權。北京遮罩「白紙運動」並非掩耳盜鈴,因爲當局在維穩的同時,也在加速回應民衆的訴求。從宣傳部門發聲「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到各地紛紛鬆綁防疫措施,再到官方承認Omicron危害性已大幅下降,大陸鐵腕推行的剛性防疫政策似乎來到了一個轉捩點。新加坡《聯合早報》稱大陸防疫政策真的在轉向了,「明年春節時,中國不同地區的民衆是否能更方便地回家過年呢?明年上半年,中國的冠病輕症者能否選擇居家隔離?這個畫面,讓人充滿憧憬與期待」。

12月1日,歐洲理事會主席米歇爾在北京與習近平舉行會談。據知,拍板「動態清零」的習近平對客人表示,大陸民衆對連綿3年的疫情感到沮喪,暗示隨着病毒致死率下降,大陸有可能進一步放寬疫情管控。「白紙運動」曇花一現,但目的已經達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