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明德曾喊「避戰不挑釁」 是臺灣對世界和平的義務

前民進黨主席施明德。(資料照,劉宗龍攝)

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今(15)日凌晨病逝,享壽83歲。施明德晚年雖淡出政壇,仍不吝對當權者提出諍言,像是他曾在2022年民進黨九合一選舉大敗時表示,慘輸的主因之一是候選人沒「照步來」;施也曾發表給各政黨領袖公開信,提出建構「金門、馬祖和平特區」及「警軍」主張,強調「避戰,不挑釁」是臺灣人民對世界和平的義務。

施明德是臺灣政治重要人物,不僅爲1979年美麗島事件總指揮,更因曾在蔣中正、嚴家淦、蔣經國和李登輝四位總統任內,三次以政治犯身分入獄,兩次被判處無期徒刑,累計坐牢時間近26年,被稱爲「臺灣曼德拉」;施也在2006年發起反貪腐「百萬人民倒扁」紅衫軍運動,並擔任總指揮。

施明德晚年雖淡出政壇,仍不時提出建言,2022年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時,施曾發文表示,慘輸主因之一是候選人產生方式並未「照步來」,幾乎都是在總統官邸把各派系頭頭找來,一起搓、一起喬,每派系雨露均沾,得到好處;施當時還點名賴清德要儘速宣佈參選黨主席,認爲這纔是領袖應該有的氣勢。

此外,施明德也曾發表給臺灣各政黨領袖的公開信,提出建構金門、馬祖和平特區及警軍主張。施明德強調,設立金馬和平特區,是臺灣向中國大陸及國際社會遞出70年來最具象、最誠摯的橄欖枝;警軍則是讓臺灣成爲一隻刺蝟,讓世界知道臺灣人民願意爲自由而戰。

施明德當時表示,已草擬《金門、馬祖和平特區條例》及《警軍條例》,並認爲這是最實際有效的保臺方案;他並呼籲總統蔡英文任期已近尾聲,要替臺灣長治久安與地區的和平做出歷史性貢獻,「這是您的權力絕對做得到,也是歷史給您的最後機會,不要徒留春夢在府中」。

在公開信中,施明德還提到,他要對臺灣各政黨領袖及臺灣人民說,「我們的求生底線就是『親美,不挑釁中國』」,他直言臺灣的親美路線始自兩蔣時代,70年來就是靠這條路線,才保住臺灣安全,免於被大陸併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