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評》打詐愈打愈詐

行政院長陳建仁。(資料照,趙雙傑攝)

政府成立「打詐國家隊」,詐騙集團卻愈來愈猖獗。根據統計,無論是詐騙廣告還是警示帳戶都有增無減。臺南檢警破獲泰達幣詐騙案,集團成員全數無保飭回;外交部還得營救在海外的詐團成員,臺灣已然成爲「詐騙者的天堂」。

民衆打開臉書和各大社羣媒體,隨處可見冒用社福團體及名人銷售的產品廣告,還有一堆投資詐騙訊息,更有許多商品假冒正牌公司的網頁銷售,只要稍有不慎,不僅受騙,連信用卡和個資都一併被盜。

根據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11月底,「詐騙廣告通報量」已達1萬5511件;多數被用作人頭的警示帳戶,9月底更達11萬766戶,所有與詐騙有關的數據都一再刷新紀錄。

金管會管的是金流,但在臺灣詐騙最多的類型包括髮送簡訊招攬加入LINE羣組勸誘買股、要求下載假冒的金融商品交易平臺APP、在虛擬通貨交易平臺進行詐騙,全都是透過通訊或網路,若不從上游防堵,下游再怎麼攔截,也難免有漏網之魚。

偏偏通訊和網路主其事的,一個是政治意識形態掛帥的NCC,一個是編了大筆預算、成天出國考察的數位發展部,兩部會不僅嚴重失能,反制詐騙更是無能。

就算好不容易抓到詐騙集團,不是輕放就是輕判,臺南檢警破獲泰達幣詐騙集團,成員全被無保飭回;臺灣人甚至到世界各地行騙,從柬埔寨、緬甸到喬治亞,被黑吃黑或遭凌虐,駐外單位還得營救回臺。

反正國會也是民進黨佔多數,只會編預算爲「打詐國家隊」送錢,不會監督錢花到哪裡。臺灣人詐騙「風險極小、利潤極高」,也難怪樂此不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