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編,40多歲,副高,被邊緣化能有多丟人?

作爲一個事業編制的副高級職稱人員,40多歲的年齡並不算太老,而且擁有副高級職稱說明已經在專業領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在一般情況下,這樣的背景並不會讓人感到丟人。

然而,體制內在已經取得副高職稱的情況下,卻在工作中被大家所邊緣化,換做任何一個人都會覺得這種被針對會讓人發狂的。任何一個單位都有自己的政治生態,正常情況下肯定是維持的相對比較平和,不會有人願意輕易去打破這種平衡。是以,當個人與其他人羣顯得格格不入時,自然會顯得尷尬和失落。

客觀的講,副高級職稱對應副教授級別,某種程度上也是單位的一種人才,如果出現被邊緣化,絕對有一定的客觀原因。小吏所在機關的下屬事業單位,就有一個女同志,畢業大學非常響亮,個人也早早的拿到了副高級職稱,只可惜爲人處世非常一般,幹工作也沒什麼亮點,說話還容易得罪人,有句話叫“腦子裡缺根弦”說的就是這名女同事。

這名女同事早前被抽調到行政大廳負責窗口工作,後來局裡調整了一名行政審批女性科長負責單位大廳工作,結果接觸了不到2個月就想把人員退回原單位,跟所在單位溝通以後,單位領導竟然說“只要她不回來,我們可以再給你選派一個”,直接把科長說蒙了。

當然,出現這種情況,只要人家不尷尬,尷尬的就是別人。不過,作爲一個有尊嚴有氣性的人,還是要認認真真審視、分析、總結個人的問題。一般來說,可能是因爲個人能力不足、人際關係處理不當、話語有失或者其他原因導致的。如果一個人長期處於邊緣化的狀態,最終的結果可能會影響其在單位中的地位和聲譽,甚至會影響到個人以後的職業發展和生活質量。

因此,如果個人發現自己被邊緣化了,應該積極採取措施來改善自己不利的處境。絕對不能任其發展,不管不問。

1.反思自我表現。要真的好好審視自己,認真思考自己的工作表現是否達到了工作要求,是否能夠適應單位多數人的標準,是否有需要自己改進和提升的方面。

2.改善人際關係。主動與同事建立良好的關係,增強彼此之間的信任,謀求更多的互利合作。尤其是不在背後議論他人,說話辦事注意方式方法,不貪小便宜,樹立大局觀。

3.尋求他人幫助。當自己無法改變和左右某些事情時,必要時就需要向領導或同事尋求幫助,尋求他們的支持和建議。當然,個人態度必須要謙虛和謙卑,虛心受教。

4.尋找新的機會。當個人做出改變,但是依然無法改變現有局面,或者依然被針對,必要時考慮通過調動換個環境,尋找更適合自己的工作崗位。

總之,被邊緣化可能會讓人感到丟人,但這不是一個永久的狀態。通過積極的行動,可以改善自己的處境,並重新獲得尊重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