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議員爲菇農請命爭取香菇產業與太陽能產業相結合

菇農請命爭取香菇產業與太陽能產業相結合,一舉數得。(陳世宗翻攝)

臺中市新社香菇聞名全臺,卻因政府缺乏配套措施常對菇農開罰,讓菇農無所適從;市議員冉齡軒5日爲菇農請命,希望市府相關單位規畫一套標準菇寮新建規章,讓香菇與太陽能產業相結合確保菇農權益。農業局表示,得在不影響農業設施用途,可向土地所在地區公所提出申請。

菇農指出,新社區香菇栽培面積高達約300公頃,是全臺目前種植最大的產業,近年來受到地球暖化影響,溫度上升造成培植香菇面臨困境,以目前搭設香菇寮運用的器材,大部分都使用烤漆浪板與鋼骨,一棟都超過600坪以上;如果能配合太陽能板發電裝置在香菇寮上,可說是一舉數得。

冉齡軒說,礙於建築法規99%的香菇寮皆無法搭設太陽能板,市府應研擬一套地方自治法規,讓香菇寮能發揮綠能功效,若以目前香菇寮搭設太陽能發電一年產值高達35億元以上,投入裝置太陽能板經濟效益十分可觀;建議市府能讓香菇與太陽能產業相結合。

農業局表示,新社區農民如要申請農業設施(含菇類栽培場)屋頂附屬設置綠能設施,依據《申請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審查辦法》,除有規定不得附屬設置綠能設施者外,得在不影響農業設施用途及結合農業經營使用前提下,向土地所在地區公所提出申請。

農業局強調,農民申請屋頂附屬設置綠能設施的農業設施(含菇類栽培場),以具有使用執照者爲限;其經營計劃應敘明農業經營與綠能設施結合情形,且應檢附農業經營實績證明文件,並經查覈確有農業經營事實,且符合原核定計劃內容使用,始得核發農業用地作農業設施容許使用同意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