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資訊透明化被質疑「做半套」 北市府:不能只看「多少項」

▲北市府秘書長陳志銘。(圖/記者袁茵攝)

記者袁茵/臺北報導

北市政府過去主打公開透明化,還打造「資訊開放平臺」供民衆閱覽,然而卻被媒體報導資料未更新,且依據國發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統計,開放情況僅1184項,爲六都倒數第二名。對此,臺北市政府秘書長陳志銘14日表示,開放資料不能只看「多少項」。

針對日前有媒體報導,臺北市在國發會「政府資料開放平臺」中,僅開放1184項,位居六都第5名,也就是倒數第二;且108年度審計報告也有部分內容定期更新,其民衆「互動專區—我想要更多」也有未回覆意見

對此,陳志銘14日下午召開「開放資料不能只看『多少項』更要能『好用』」記者會,提及國發會將開放資料集比數作爲KPI,但公開透明資訊從數量來看的話,會有偏失的部分,整個開放資料不能只看數量,因爲資料整合可以按照行政區切割,例如臺北市有12轄區,當然也可以就切成12筆,若按照年份來算的話也可以變很多筆,但事實上都是1筆資料,而北市就是將所有資料整合在一起。

陳志銘以金庸小說天龍八部》爲例,就看民衆是想看到完整一套5本書,或者是要分別好幾本,甚至一張一張都可以,就是看資料整合模式

陳志銘也提及,行政院政委唐鳳曾於2016年提到,資料能否即時更新,不是用數量當作KPI,所以應該拿掉資料集KPI,然而某些中央部會不能產生開放資料,就動一些手法,用增加資訊數量的方式增加KPI,「這是沒有意義的。」

被問到國發會「政府資訊開放平臺」中的「互動專區—我想要更多」中,北市府仍有多筆尚未回覆,資訊局系統發展組長林鬱傑表示,知道後就已經馬上處理掉了,是時間差問題

其他人也看了這些新聞...

美國務院次卿克拉奇17日訪臺 代表川普主持臺美經濟對話►美國務院次卿規劃入府會晤蔡英文 19日出席李登輝告別禮拜►美國務次卿17日訪臺!指揮中心公佈檢疫規格「比照美衛生部長

►振興一下我們的美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