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度衝上6,000億元大關 上市櫃大陸認列收益 飆新高

上市櫃大陸轉投資收益

上市櫃公司2021年獲利衝上近4.3兆元歷史新高,來自於認列大陸轉投資收益貢獻挹注大,據統計,2021年首度衝上6,000億元大關,達到6,186億元,年增24%以上,其中,臺積電首度衝上200億元之上,另臺玻、南亞、臺塑及廣達等年增都在1.8~2.5倍以上。

過去三年上市櫃公司認列大陸轉投資收益逐年攀升,分別爲2019年3,911.89億元、2020年4,981.38億元以及2021年6,186.25億元,等於是2021年直接跨過5,000億元及6,000億元兩個大關,一個年度躍增1,205億元;其中,2021年第四季認列大陸獲利衝高至1,920億元、逼近2,000億元關卡。

統一投顧董事長黎方國指出,大陸一直是臺商製造生產最大基地,儘管過去幾年臺商因應中美貿易戰往東南亞或美國等地移,企圖分散生產基地,但從2020年及2021年臺灣及大陸經濟成長率(GDP)是世界唯二成長來看,顯示臺灣在疫情下生產線管控得宜,疫情所帶來影響只是暫時。

依臺新投顧統計,就個公司來看,2021年來自於認列大陸獲利前15高分別爲:鴻海1,572億元最多,其次爲臺積電209億元,首度突破200億,再來是南亞、臻鼎-KY、中租-KY、臺泥、統一、日月光投控、臺玻、仁寶、和碩、臺塑、廣達、臺達電及臺化等。若以年成長率來看,只有臺泥及日月光投控呈現衰退局面,臺玻增2.5倍、臺塑2.4倍、南亞1.9倍,另外,組裝廠廣達1.87倍、仁寶1.36倍和碩也有6成的成長表現。此外,中租-KY、鴻海及臻鼎-KY等三家公司,2021年認列大陸轉投資收益都年增2~4成,成爲推升獲利創高重要推手。

臺新投顧副總黃文清指出,去年多數公司獲利大爆發,其中,臺塑集團受惠於原物料大漲之賜,帶動大陸獲利攀升,黎方國也表示,去年電子消費產品需求激增,推升生產基地以大陸爲主的臺商獲利大增,不過,他也提醒投資人留意是否有些公司大陸獲利上升是因處分不動產或處分大陸轉投資所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