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批香港虛擬資產現貨ETF閃亮登場,將會對市場帶來哪些影響?

4月30日,由博時、嘉實、華夏三家基金公司發行的6只比特幣現貨ETF和以太幣現貨ETF在港交所掛牌上市。

截至當天收盤,博時比特幣ETF(03008.HK)、嘉實比特幣(03439.HK)、華夏比特幣(03042.HK)分別上漲1.8%、1.57%、1.53%,嘉實以太幣(03179.HK)、華夏以太幣(03046.HK)、博時以太幣ETF(03009.HK)分別下跌0.73%、0.77%、0.45%。

界面新聞記者留意到,本次香港發行的數字貨幣ETF在於引入了全世界首創的“持幣”申贖機制。投資者可以直接持比特幣、以太幣申購ETF份額,支持現金贖回同時現金申購ETF的份額,也支持比特幣、以太幣贖回。這項創新的持幣申贖機制,幫助投資者實現了虛擬資產和傳統資產的雙向流通。

香港交易所證券產品發展主管羅博仁表示:“今天新上市的虛擬資產現貨ETF 將豐富香港交易所多元及活躍的ETF市場生態圈,爲投資者提供新資產類別的投資機會。繼一年前成功推出虛擬資產期貨ETF後,亞洲首批虛擬資產現貨ETF將進一步提升香港交易所買賣產品的產品種類及流動性。”

HashKey Capital首席執行官鄧超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這標誌着加密貨幣正在逐步走向主流,這些創新型的ETF不僅爲投資者提供了一個便捷的投資通道,也呼應了我們在推動虛擬資產生態系統革新方面的承諾。”

嘉實國際行政總裁兼首席投資官韓同利在上市儀式上表示,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自2022年10月發佈虛擬資產在港發展宣言以來,一直致力於推動數字資產的行業發展和生態建設,爲此次推出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創新產品提供了堅實的平臺。

據瞭解,首批虛擬資產期貨ETF在2022年上市後備受投資者青睞。在香港上市的三隻虛擬資產期貨ETF的日均成交量由2023年的890萬港元增至2024年第一季的5130萬港元,同時亦吸引了5.29億港元的資金流入。

UWEB校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共同主席於佳寧向界面新聞記者表示,香港虛擬貨幣ETF上市,對香港而言是金融創新和市場競爭力提升的重要里程碑,對全球市場則意味着虛擬貨幣投資渠道的拓寬和金融產品創新的示範效應,有望引領全球虛擬貨幣投資市場進入一個新的發展階段。

“對於香港市場而言,虛擬貨幣ETF的上市不僅豐富了本地投資者的投資選擇,還爲香港金融市場帶來了創新的金融產品,有助於提升香港作爲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通過引入現貨ETF,香港展示了其對新興金融科技領域的開放態度和創新精神,這將吸引更多的全球資金流入,增強市場的流動性,同時爲金融科技行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於佳寧說。

他坦言,這意味着香港在虛擬資產領域的金融創新走在了世界前列。這不僅爲全球投資者提供了新的資產配置選擇,還可能成爲其他國家和地區虛擬資產監管和金融產品創新的參考。

此外,於佳寧認爲,虛擬貨幣ETF的引入,預計將促進香港乃至整個亞洲虛擬資產市場的發展。實物申贖機制的創新,也爲投資者提供了更強的交易靈活性,這在全球範圍內都是一項突破,有助於推動全球虛擬貨幣投資市場向更加成熟和規範的方向發展。

一位資深業內人士坦言,對於投資者來說,理性審慎是保障投資回報的重要前提。儘管這些ETF產品有望提供一定監管保障和風險控制,但加密資產本身的高波動性和新興行業不確定性,仍需投資者高度重視風險管理。

值得一提的是,香港證監會與香港金管局在2023年12月22日發出的有關中介人的虛擬資產相關活動的聯合通函顯示,除複雜產品規定外,證監會及金管局亦希望提醒中介人遵守香港及其他司法管轄區可能適用於某特定虛擬資產相關產品的銷售限制,並尤其應遵守《證券及期貨條例》第IV部的條文,當中禁止向香港公衆銷售未經證監會認可的投資。

此外,虛擬資產相關產品可否售予零售投資者,須視乎個別司法管轄區(某些司法管轄區,例如中國內地,或禁止向內地投資者銷售虛擬資產相關產品)、交易所或產品的銷售限制而定。中介人應確保嚴格遵從所有有關銷售限制。若虛擬資產相關產品在網上平臺分銷,該平臺必須經妥善設計,並設有適當的取覽權及控制措施,以確保遵守有關銷售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