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貨幣研究成形 央行準備邁步

中央銀行持續試驗央行數位貨幣(CBDC),並聯手銀行模擬應用場景。(財金公司提供)

我國數位貨幣發行有新進展!中央銀行副總裁朱美麗7日出席財金公司112年度金融資訊系統年會專題演講指出,數位貨幣(CBDC)可能成爲未來貨幣體系的核心,央行正審慎評估探索發行數位貨幣的可能性,目前已完成「批發型CBDC可行性技術研究」及「通用型CBDC試驗計劃」,現在正進行意見調查及精進平臺設計的兩項工作。

朱美麗明確指出,金融數位化已是不可逆,若未來決定導入數位貨幣,應避免去金融中介化,且與其他支付工具並存,確保互通性,並考慮效率性及支持創新。

因應數位貨幣支付需求,已有外國央行開始驗證,朱美麗指出,應秉持積極探索可行性、應用性的態度,電子形式貨幣、存款代幣等之間,交換具有單一價值的貨幣來支付,並確保最終清算的可行性。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透露,4年前央行已經着手研究數位貨幣的可行性,朱美麗演講中的談話,無疑是宣佈數位貨幣研究已成形,央行準備要向前邁進一步;對民衆來說,要做好市場買菜、夜市小吃等小額支付,店家不收現鈔的支付環境。

殷乃平指出,全世界都在發展數位貨幣,最早有成果的是中國大陸,英國、美國等主要經濟體已經陸續跟進,與比特幣最大的不同是,國家數位貨幣由央行來發行,在金融電子化的時代下,現金將會被取代。

朱美麗以「樹」爲比喻,樹的根幹即爲央行,貨幣體系鬚根植於央行的CBDC,作爲各類代幣化資產名目價值的定錨,是未來貨幣體系的發展藍圖。

值得注意的是,《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已在設計類似比特幣模型、去中心化的「亞元」,殷乃平表示,構想若能實現,亞元將能在這些國家中流通。

朱美麗演講中分析,數位貨幣未來可能的樣態,除應用科技落實Bank 4.0及長尾市場的理論,藉助行動裝置、雲端、大數據、人工智慧(AI)、區塊鏈或分散式帳本技術(DLT)等技術的持續發展與應用,以重塑金融樣貌與生態,並創新貨幣支付形式,不過,數位環境也可能有風險,包括智能合約靈活性不足與槓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