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位身分證延宕「10億費用全民埋單」? 陳建仁說話了

國民黨立委李德維(左起)、立法院黨團首席副書記長林思銘、立委立委賴士葆、立委遊毓蘭9日舉行「數位身分證 賠10億? 蔡政府誰要負責?」記者會,並在會上表示,錯誤的決策比貪污更可怕,此政策在副總統賴清德的行政院長任內,一人決策、衆人反對的情況下硬推上馬,最後又在前院長蘇貞昌任內喊停,造成國庫重大損失,絕不能由全民買單。(杜宜諳攝)

數位身分證政策因資安爭議難以續推,相關廠商向政府求償5.26億,本週將展開第5次協調,若協調破局,總計逾10億費用恐由全民埋單。對此,行政院長陳建仁9日指出,待政府成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後,將於各部會研議更好的方案,讓個資保護及數位身分證實施有更周延的考量,而相關法律爭議也在處理中,沒有10億全民埋單的問題。

陳建仁上午慰勉郵局同仁辦理全民共享普發現金臨櫃領現業務,媒體提問,數位身分證暫緩被質疑浪費人民公帑,還可能衍生10億全民埋單,先前是否有評估過資安疑慮,推動卡關的原因爲何。

對此,陳建仁說,數位身分證設立是爲因應國家數位發展需求,由於境外資訊攻擊日益激烈,且國人對個資保護也相當重視,所以此案經過學者專家、立委及民間團體討論後,於2021年1月宣佈展緩實施,政府將利用這段時間蒐集各方意見。

陳建仁指出,當前憲法法庭已規定應成立個資保護專責機構,待該機構設立後,再於各部會研議更好的方案,讓個資保護及數位身分證的實施能有更周延的考量。至於中央銀行及相關委外單位間的法律爭議,實際上都已經由工程會加以處理當中,並沒有發生10億由全民埋單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