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價檢討 經長:2個月內提報告

經濟部及環保署等13日到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報告「極端氣候下臺灣水資源政策執行現況,及南部大旱政府相關因應對策」,綠委林岱樺指出,水費佔企業營業成本比重低,如高用水的半導體、電子業,水費僅佔千分之一,呼籲高耗水企業須提高水價,參考北水收費價格,並提出獎勵驅動其節水,「給棒子也給蘿蔔」。

綠委蘇治芬也質疑,枯水期單月用水量逾9000度大用水戶開徵耗水費,每度徵收3元,一年下來耗水費才約32萬元,費用過低。她說,2017年時,經濟部擬分階段調漲水價,將現有4段水價級距增爲6至7段,並新增2段高用水級距;近日面對旱災,企業也須善盡責任,她關切經濟部是否調整水價政策。

王美花則表示,過去有不少立委建議水價應調整,才能因應氣候變遷加劇情況,且今年旱災看起來相當嚴峻,且臺水與北水兩邊水費收費標準級距落差大,經部會在兩個月內提出檢討報告。是否會拉近兩邊價差,各界意見很多,北水已有用水大戶高收費標準,臺水則課徵耗水費,但耗水費9,000度級距跟北水處還是有落差,各項數據會再統整評估。

據資料顯示,北水處水費級距分成5級,每月用水1至20度每度5元,21度至60度每度6.7元,61度至200度每度8.5元,惟從200度開始提高水價,201度至1,000度每度14元,10,001度以上每度甚至20元,以價制量格迫使用水戶節水。臺水收費分成4級,最貴是每月51度以上,每度才收12.075元,與北水相比水價便宜許多。

是否會全面調整水價來因應,水利署官員說,由於耗水費纔剛上路,目前處在產業轉型期,希望給緩衝時間讓用水戶先自主節水,待第一期耗水費結果出爐後,纔會一併與水費調整共同提出讓經濟部決策,不會一定以漲水費爲前提進行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