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呼吸中止症年輕化 中風率高3倍

嘉義長庚醫院耳鼻喉科主任蔡明劭表示,臨牀上收治一名45歲的青壯年男性,家人表示,他自婚後便有打呼的症狀,但因每晚都很容易入睡,也沒有感到任何不適,因此未做過任何睡眠檢測。日前卻無預警地發生嚴重中風,喪失行動與說話能力,也讓家庭頓失經濟支柱,造成家人極大的壓力與負擔。

每年收治逾700位新診斷出睡眠呼吸中止症病患的蔡明劭表示,臺灣每年約新增3萬名中風患者,45歲以下的患者比例從3%~5%翻倍成長至10%,出現年輕化趨勢。而臨牀發現,睡眠呼吸中止症的患者,中風機率會比一般人高出3倍。

蔡明劭表示,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入睡後,因上呼吸道肌肉塌陷造成缺氧,每晚可能驚醒超過百次而無法進入熟睡期,讓身體真正休息來代謝體內廢物,造成身體堆積垃圾,導致器官與血管發炎,發炎物質通常爲蛋白質,同時也會使得血液變得黏稠,造成心臟病、中風、三高、肥胖等機率因此上升。

他提醒,打呼絕對不是睡得好,若夜晚打呼、白天沒精神、BMI超標等跡象,都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症狀輕微者可透過減肥、運動、改善生活習慣等恢復健康,睡好睡飽亦能改善心臟機能、血液循環,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會獲得較好的控制,降低中風風險。症狀明顯和中重度以上則需使用陽壓呼吸器或接受手術治療。

科林睡得美資深睡眠技師洪曉菁表示,曾有一名配戴陽壓呼吸器的睡眠呼吸中止症患者,因睡眠技師發現呼吸器上傳資料中的中樞神經指數異常,經提醒後就醫,在檢查與預防性用藥後,免除了中風的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