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臉歪」確診顏面神經麻痹 醫從侵犯部位分析恢復時間

行政院長蘇貞昌病毒感染,導致顏面神經暫時麻痹。日前出席造勢活動時,被發現臉部明顯肌肉不協調 。(圖/記者一中攝)

記者嚴雲岑臺北報導

72歲的行政院長蘇貞昌日前幫總統英文造勢時,被發現「臉歪」,經核磁共振等精密檢查,確診爲過度勞累導致病毒感染,致使顏面神經暫時麻痹。醫師表示,輕度顏面神經麻痹約2至3週會好,但在慢性期接受治療需要時間病人一定要有耐心。

振興醫院運動復健科主任陳建成表示,顏面神經麻痹俗稱「面癱」,有時又叫「臉中風」,急性及通常是由急診和內科處理,一方面是要確定診斷及做鑑別診斷,另一方式是得以早期介入治療,減少後遺症

陳建成提到,顏面神經通常在發病當下就開始侵犯及破壞神經,病毒繁殖增生期爲1到7天,通常第2天會高峰,若病患免疫力問題,經常會更嚴重且病程更長。在病毒侵犯期間,神經會因缺血缺氧等間接破壞而繼續壞死,症狀包括腫脹造成神經管腔內壓力增加,而導致壓迫性缺血,還有一部分發炎反應,造成續發性破壞的壞死。

因此,病患一旦確診顏面神經麻痹,在急性期通常會給予藥物治療,包括抗病毒藥物、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維他命B12等。等過了急性期,因部分神經遭破壞,運動功能障礙也隨之而來,此時就要看破壞的神經數量多少來決定嚴重度。由於已經發生的損壞不會立即恢復,此時就要視神經受傷程度,給予對應性治療。

陳建成表示,顏面神經麻痹過了急性及後,病患可接受的復健治療主要有3項,分別爲熱療及按摩、電療、顏面肌肉運動等。如果只有神經外包膜「神經鞘」受損,恢復程度相對快,但如果是神經索受損,就需要漫長復健,有些嚴重者最後甚至不一定會完全恢復。

根據統計,輕度顏面神經麻痹2到3周左右會好;中度的話可能經過1至2月會好九成,重度的話則在3至6月後會好七八成。由於神經每個月最多隻長3公分,所以在慢性期接受治療都需要時間,讓神經生長及修復,對於類似神經受損的恢復,病人一定要有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