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雖非歌壇天王天后 但都是七年級生的「時代記憶」

IPIS蟑螂合唱團,是九零年代崛起的美聲團體,也是唯一由親兄妹組成的團體,當年以《蟑螂》命名,用於在於學習蟑螂打不死,堅韌不拔的精神,推出首張專輯後,曾在臺灣歌壇掀起一股Acapella風潮,更成爲校園演唱會極力邀請的對象,當時發行的《不看你的眼》、《失戀中請勿打擾》、《分手》等歌曲,都在音樂榜上名列前茅,另外在歌曲加入當時鮮少的嘻哈RAP,加上具有亞洲風格的藍調味道,都爲當時樂壇注入新風格,而自編舞步「蟑螂舞」更引起年輕人模仿的風潮,不過在與唱片公司解約後,IPIS也轉往幕後淡出演藝圈。

熊天平,1997年時與動力火車被唱片公司列爲年度新人出道,甫出道就有與師兄齊秦與師姐許茹芸加持合唱《漁人碼頭》、《你的眼睛》,才進軍歌壇就成爲媒體新寵兒,首張個人專輯《愛情多惱河》,其中《火柴天堂》一曲讓他在歌壇一鳴驚人,還獲得第8屆金曲獎《流行音樂類最佳作詞人獎》,接着推出《最後還是會》一曲時,由於高亢清亮嗓音,讓他被歌迷獲封爲「情歌王子」,不過後來由於唱片公司被併購,加上擔憂拍戲受傷耽擱歌唱事業,便選擇淡出歌壇。

周俊偉,1997年在臺灣BMG十週年演唱會及彭佳慧校園巡迴演唱會初次提聲,由於反應頗佳,便得到唱片公司賞識,成爲年度重點栽培新人,而與天王劉德華合唱一曲《你別傻了》,讓他火速在港臺竄紅,加上擁有偶像型俊俏外表,立刻擄獲不少粉絲的心,之後正推出個人專輯大碟後,主打歌《我愛你》更成爲當年電臺情人節必播金曲,其中與范曉萱相戀也掀起不小話題,不過隨着轉戰戲劇圈以及推動獨立音樂掘起,便鮮少在流行歌壇出現。

范曉萱,1995年獲伯樂李亞明賞識,便進軍歌壇發行首張專輯《Rain》,其中《你的甜蜜》、《眼淚》等歌曲廣受大衆喜愛,還曾入圍第七屆金曲獎最佳新人獎,後來唱片公司將其唱過的卡通歌曲集結髮行新專輯,未料銷售量竟意外暢銷,也讓范曉萱「小魔女」形象深植人心,但不甘被定位成兒歌歌手,也讓范曉萱嘗試轉型成創作歌手。

1998年范曉萱發行《Darling》專輯時,便以平頭短髮造型亮相,希望徹底與小魔女形象區隔,而在轉型時期發行的歌曲《Darling》、《數字戀愛》、甚至到《氧氣》,至今都仍爲七年級生傳唱歌曲,隔年發行專輯《我要我們在一起》,也讓她首度晉身製作人,雖然專輯風格過於前衛,銷量未若預期佳,但仍奪下第11屆金曲獎《最佳流行音樂演唱專輯獎》及《最佳音樂錄影帶獎》兩大獎,接着便進入獨立音樂時期,後來更組《范曉萱&100%樂團》,由於專輯多元搖滾,再度獲得金曲獎肯定。

阮丹青,1999年出道時受到唱片公司力捧,不僅走創作歌手路線,加上帶點沙啞的嗓音,讓詮釋情歌時多了些許苦澀,由於專輯幾乎都傾向「第三者」的角度出發,也讓她曲風多走悲情路線,另外一頭前衛紅髮出道,在歌壇引起不小討論,其中成名曲《跟蹤》、《有染》,甚至是與許茹芸合唱的《永不結束的故事》,都將她推向都會女歌手巔峰,雖然首張專輯便入圍最佳《金曲獎最佳新人》,不過後期疑似唱片銷量不佳,則轉戰電臺擔任DJ。

錦繡二重唱,由錦雯和琇琴兩人組成,也是臺灣首個女子重唱團體,更被封爲女生版的「無印良品」,發行首張EP《星期天不要見面》進軍歌壇試水溫,由於反應比預期熱烈,也順勢推出首張專輯,接着多首歌曲《情比姊妹深》、《單飛》、《明天也要作伴》,都唱出畢業生離別的哀愁,也讓她們成爲畢業季歌曲最佳代言人,不過隨着唱片市場萎縮,她們也朝戲劇以及主持界發展,便逐漸淡出歌壇,不過卻是許多歌迷引頸期盼再度合體的組合。

阿妹妹,1997年由Saya和Raya組成,由於兩人各是張惠妹的親妹妹和表妹,由於有天后光芒加持,兩人剛出道時就備受矚目,不僅在張惠妹《姐妹》、《BAD BOY》MV演出,甚至還擔任《妹力四射首次巡迴演唱會》嘉賓,不過高名度似乎未反應在銷量上,兩人首張專輯《我要爲你做飯》反應不盡理想,不過第二張專輯《愛最大》則大賣17萬張,兩人還分別在專輯獻唱個人單曲,但在發行第三張專輯後,因爲RAYA仍難習慣幕前五光十色的生活,加上與唱片公司合約到期,因此便宣告解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