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股市》憂臺股企業獲利年底恐沒「萬五」 亞系外資獻三策

亞系外資認爲,鑑於經濟疲軟,目前並未看到未來幾個月科技週期有觸底跡象,需求疲弱致半導體高庫存、智能手機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持續積累。在經過季節性調整後,電子產品的庫存出貨比(IV/SH)比歷史五年平均水平高出53%,進一步爲近期科技股前景蒙上陰影。

其次,當亞太該地區正在慶祝中國大陸解封復工之際,但臺灣受惠幅度不大。自2019年以來。中國公告,鑑於當前兩岸關係,自該年8月1日起暫停申請及核發赴臺灣自由行通行證;47個開放赴臺自由行的省市都停發。

最後是,美中貿易戰爲全球經濟帶來風險,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認爲,如果美中大國設置新的貿易壁壘,以便在地緣政治競爭中獲得優勢,可能會引發一個破壞性的循環,既傷害中產階級和貧困家庭,又讓富人毫髮無損,多數人可能會進入一個更貧窮、更不安全的世界。

該外資預測,臺灣GDP增長將從2022年的2.6%放緩至2023年爲1.6%。在科技領域,該外資相對更看好上游晶圓代工和電動汽車及遊戲股,同時對ABF基板、PC/NB、自動化、伺服器和IC設計持謹慎態度。在非科技領域,偏化零售、電信和紡織,但對石化和自行車行業持謹慎態度。對水泥和鋼鐵持中立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