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大首創國際NGO人才學校 16周全英語課程培育國際志工

非政府組織是近來我國串聯國際與實踐永續的重要途徑,臺灣大學爲積極培養NGO人才,今(2)日舉行「臺大國際NGO人才學校」簽約典禮,邀請相關部會代表與臺大校長陳文章(前排中間)等校方主管共同出席。(臺大提供)

非政府組織是近來我國串聯國際與實踐永續的重要途徑,臺灣大學爲積極培養NGO人才,今(2)日舉行「臺大國際NGO人才學校」簽約典禮,未來學子不僅可在相關課程參與全英語學習,還須同步到NGO組織展開爲期16周的專案實習,透過理論與實務的結合,學習累積專業技能連結全球網絡,解決當代國際議題。

在今日舉行的簽約典禮上,邀請到教育部青發署署長陳雪玉、外交部NGO國際事務會副執行長吳竹君等人共同見證。臺大校長陳文章、副校長丁詩同、國際長袁孝維與各NGO創辦人、執行長等代表人締約,正式啓動NGO人才學校。

陳文章表示,首屆臺大國際NGO人才學校與社會影響力製造所合作,成功媒合來自 5 個國家、9 個學院的學生不同類型的國際NGO組織實習,有些爲在臺灣落地生根的國際組織,像是好鄰居協會、珍古德協會等;有些則從臺灣起家,服務海外的組織,如羅慧夫基金會、舊鞋救命、勵馨基金會、芥菜種會等;也有些是關注臺灣與國際社會交流的組織,如亞堅會、One-Forty、數位外交協會等。期待學生能在課程與實習過程中,找到投入國際及永續發展的道路。

臺大指出,校內自發性的服務性社團亦長期耕耘國內外偏鄉,以熱情及專長提供各項服務,頗受好評。例如臺大世界志工社,即秉持着服務大衆的目標而創立,希望藉由全球志工連絡網,使臺灣志工團體與世界接軌,並且增加臺灣青年於國際 NGO及 NPO(Nonprofit Organization 非營利組織)的參與,進而提升臺灣青年於國際社會的能見度,優異的表現也曾獲校內的學生社會奉獻特別獎。

臺大提到,臺大世界志工社不論學期間或寒暑假皆會進行服務活動,學期間利用課餘時間至育幼院、照護中心等地服務;寒假時至花蓮4所國小提供學童服務,並與當地居民一併着手社區營造;暑假時除了花蓮外,另籌組海外服務隊,前往印度、尼泊爾等國駐點,期望以長期深耕服務的模式,帶給被服務者感動與協助。

臺大期望,未來校內的服務性社團同學也可能是臺大國際NGO人才學校所招募的學員對象,期盼藉由同學的經驗分享以及老師們的專業指導與回饋,讓有志於NGO的同學能在國際服務的路上走得更穩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