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電赴英見習 興達退役燃煤機將變身大型生質能發電

因應2025年後綠能需求,臺電派員到英國見習,預計明年啓動把興達舊燃煤1號機改裝爲生質能發電機組計劃,2026年商轉,會是國內首臺大型生質能發電機。(圖/臺電提供)

臺電9月中派員赴英國生質能電廠見習,預計明年10月,啓動除役興達電廠1號機改造爲「生質能示範機組」計劃,以因應2025年非核家園綠能需求。不同於小型沼氣生質能發電,這將是臺灣首部大型生質能發電機組。臺電目標2026年1月正式商轉,若試行順利,未來將擴及到四大燃煤電廠除役機組。

2025年核能退場,再生能源發電量兩成目標又跳票,令人憂心供電缺口。經濟部長王美花今天表示,缺口除先以燃氣補齊,臺電已提出將除役燃煤電廠轉作成生質能電廠構想。

排除運輸過程,生質能發電屬於零碳排綠能,共有固體、液體、氣體三種燃料,主要靠農業工業廢棄物、沼氣、生質柴油等轉化,臺電未來要使用的是固體燃料,也就是以木質顆粒來取代燃煤,進行發電。

臺電上月派員到英國Drax(德拉克斯電廠) 與Lynemouth(萊恩茅斯)兩家生質能電廠參訪,瞭解相關燃煤機組改生質能發電的設備改裝與營運狀況。

臺電指英國經驗很具參考性,由於高雄興達電廠1、2號機明年底要除役,已規劃把停下來的50萬瓩1號機改裝生質能發電示範機組,包括碼頭、輸儲、發電機都得改。

年底前臺電會提出興達改造生質能可行性評估,明年提報環評,預計10月1日啓動工期,需耗時27個月,按時程2026年1月正式投料商轉。由於是利用舊機組改裝,所以評估使用年限爲10年,這也是國內首個超過20萬瓩的生質能機組。

如果試行1到2年順利,臺電指將擴及林口、臺中、興達、大林四大燃煤電廠的除役機組。至於木質顆粒料源,臺灣本地缺乏,但臺電表示,已探詢過加拿大、美國、東南亞多處都有進口來源,不必擔心。

只是生質能發電成本每度約到5至6元,比傳統火力煤氣貴上2到3倍,基於國家淨零碳排政策,臺電仍必須配合,儘早啓動相關低碳發電機組試驗。

生質能機組熱值約僅有燃煤的三分之二,但臺電表示,可藉由多投三分之一料源,一樣可產出原有50萬瓩的機組電力,基本能作爲基載電力使用,只是擴大使用仍需考量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