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積電的照妖鏡

(圖/本報系資料照)

臺積電不在龍科三期設廠已算「落後指標」了。去年底「九合一」大選前,「雙鄭」宣佈臺積電1.4奈米落腳龍科三期,但臺積電不迴應,竹科管理局保持靜默,因「選舉操作」意圖太明顯。選舉放「利多」當然不限綠營,只不過政治斧鑿斑斑,誰人看不出。

類似戲碼,早在高雄上映過。陳其邁補選市長後,臺積電高雄設廠成其「政績看板」,但2022年「九合一」選舉前後傳出生變,陳其邁只能說尊重臺積電決定。藍營輕輕放過未大加撻伐,因事實本如此,能設廠,對當地甚幸,市場、就業、民生、地價都好;設不了廠,卻有着臺積電佈局國際更深層的考量。

臺積電首季營收已不如預期,不僅因記憶體庫存全滿,全球大廠三星、SK海力士都相繼減產,美日建廠計劃雖持續,但高雄、南科、竹科擴產全放緩。這是因應國際變化,莫非民進黨連常識都不懂,否則怎反過來指責桃園市府「放生」不盡責?這只是再次證明綠營「政治操作」的兩面手法。

現在看,「九合一」前民進黨已計劃「趕鴨上架」臺積電,從政院、經濟部到桃園市府,就是要造成臺積電確定落腳龍科成爲既成事實,表達「雙鄭」政績無人可取代。至於龍科三期有沒有建置、土地徵收有沒有困難、水電環評是否將曠日廢時,都不在他們的考慮之內。重要的是先喊先贏,贏者全拿。

「九合一」大選前,面對臺積電設廠,鄭運鵬要張善政「別吃味」;如今臺積電不設廠,民進黨再反咬一口「消極不作爲」。沒想到民進黨的政治話術,如今已幻化爲高明騙術。但人民真的那麼好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