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本土登革熱 感染源頭找到了

臺南本土登革熱疫情持續,仁德區公所針對熱區成功裡、仁和裡及布氏指數高的文賢裡,將發放蘇力菌給民衆投藥防治,昨安排人員包裝、發送。(曹婷婷攝)

臺南本土登革熱疫情累計已有17例,仁德區成功裡活動中心21日前維持提供擴大采檢站服務。(曹婷婷攝)

臺南本土登革熱從本月13日傳出今年全臺首起病例以來,每天都有新增病例,20日再增2例,爲居住仁德區58歲男性、8歲女童,2例皆由醫院通報確診,迄今累計17例,分別爲仁德區13例、東區3例及永康區1例,但均有前往仁德區活動史,屬同一波羣聚,疫情未向外擴散。

而本土首例、仁德成功裡49歲女性的感染源頭,經臺南市登革熱防治中心分析,認爲與今年4月5日通報確診的第5例境外移入、家住東區大同裡的確診個案有關。該例爲加拿大男子,與妻赴泰國旅遊返臺後確診,疾管署確認,兩例基因定序結果相同,均爲泰國株。

由於2起確診個案互不認識也無重疊足跡,研判因該名境外移入個案未在發病第一時間就診,可能身上帶着病毒在市區活動遭蚊子叮咬,該只蚊子又叮咬其他人,造成這波本土疫情。

疾管署南區管制中心主任李翠鳳指出,目前臺南登革熱疫情仍無中斷跡象,持續緊盯熱區仁德區成功裡、仁和裡,除進行疫情監測,擴大采檢站將運作至21日。針對風險區如東區因有多起確診個案足跡,也很快啓動化學防治、孳清,目前疫情仍侷限在仁德羣聚感染。

她指出,發現多數人面對登革熱來勢洶洶,仍照穿短袖、不噴防蚊液,增加蚊子叮咬傳播風險,此外,不少民衆抱怨政府未針對水溝噴藥,她呼籲,傳播登革熱的埃及斑紋是在室內叮人,而非室外,且孑孓生長在乾淨的水,非水溝髒水,對抗登革熱要靠民衆動手孳清。

仁德區長黃素美說,昨已準備3300份蘇力菌(蚊必滅粒劑)給成功裡、仁和裡與布氏指數(登革熱病媒蚊幼蟲孳生陽性容器數)居高不下的文賢裡,用於投擲屋後溝等積水處,24日將針對這3裡要求家戶全面大掃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