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 古蹟在校園 清代道署遺構展示揭幕

位於臺南市永福國小的市定古蹟清代道署遺構展示中心11日開幕啓用,市長黃偉哲(左一)表示,此遺構將作爲校外教學重要據點。(曹婷婷攝)

臺南市永福國小永澄樓的「市定古蹟清代道署遺構展示中心」11日由市長黃偉哲見證開幕,黃偉哲表示,這裡未來將列入臺南市校外教學重要據點,希望能培養臺南下一代重要的歷史基本素養。

295年前全臺最高行政機關清代道署就位於永福國小現址 ,1696年《臺灣府志》中的臺灣八景,其中2景「澄臺觀海」、「斐亭聽濤」也在此處。永福國小2018年舊校舍重建工程挖掘遺構出土,後來確認爲清代道署遺構,2021年公告市定古蹟,也讓原本存在於文獻中的遺構重見天日。

黃偉哲表示,臺南是文化古都,「掘地三尺有古蹟」,一挖到古蹟就會停下來,「清代道署遺構」是全臺唯一道署古蹟現場,市府除現地保留遺構,並透過文資調查,打造結合歷史、文化教育與展示三合一的重要場域,未來將請教育局規畫列入校外教學據點,也歡迎全臺大小朋友來臺南瞭解歷史。

臺南市政府文化資產處指出,永福國小除出土大量瓷器、陶器、玻璃等文物,也有貝殼、動物骨骼等生態遺留,涵蓋清代、日據時期文物,可證明這裡曾經靠海,此外,也找到遭燒燬變形的時鐘與玻璃,訴說二戰美軍空襲轟炸的歷史。

永福國小校長楊淑晏說,過去孩子們只能在圖片認識歷史,現在則能跨越時空,深刻體認「歷史就在身邊」,未來將與文資處配合培訓文化志工,開放外界參訪,讓各界更認識這些珍貴的文化寶藏,目前則採預約參觀。

本身是永福國小校友的建築師劉木賢說,當初拆除重建校舍打了數十支土地改良樁,卻發現地下構造物竟是重要歷史遺構,心情猶如發現「山頂洞人」般。他提到,永福國小108年校史,歷次校舍興建過程有許多歷史遺構遭拆除,他也擔心破壞遺址,苦思不知如何設計,一度萌念放棄,終於在文化遺址與校舍空間找到平衡,期許透過再造歷史現場與文化資產保存活化,讓歷史教育與當代生活產生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