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推廣在地食農教育 百人體驗剝蓮子

食農教育推動計劃首場活動在將軍山農場舉辦,超過百人蔘加熱鬧非凡。(臺南市農業局提供/李俊淇臺南傳真)

民衆體驗體驗手剝蓮子蓮芯。(臺南市農業局提供/李俊淇臺南傳真)

臺南市農業局爲推廣在地農業特色的食農教育活動,結合10家農會分別在11個農場舉辦陸續活動,今(19)上午首場舉辦在白河將軍山農場,上百民衆一同體驗親手剝蓮子,由於蓮子是個只能用人工剝膜去芯才能取得,讓現場參加民衆大呼:「實在揪夠工」。

臺灣目前最大的蓮子、蓮藕產地就在白河,佔全國產量的3分之2,然而每顆蓮子都只能使用人工剝膜去芯,所以取得不易,主辦方藉着讓民衆體驗這工作,未來夠更珍惜食物、重視農業。

農業局長李建裕表示,因應食農教育法的通過和頒定,農業局今年與在地青農合作舉辦具在地農業特色的食農教育活動,作物別有蓮子、鳳梨、玉米、蔬菜、竹筍、紅龍果、文旦、稻米、椪柑等,除此之外還有蘭花以及養殖漁產,非常豐富多元,未來陸續還會有10場的接力活動。

首場主辦在將軍山農場,農場主魏宗淇先生辭去教職返鄉務農將近10年,結合原本在教育界的經驗和對農業推廣的熱忱,是青農在臺南推動食農教育的先驅,舉辦的食農活動有口皆碑,此外組成「一羣農夫」品牌,培育許多青年農民踏入食農這塊領域。

活動承辨的臺南市農會總幹事吳嘉仁也指出,食農教育法剛通過,今年又適逢中華民國四健會70週年,「四健七十。食農起始」,臺南的各農會將結合四健與農事、家政三大部門持續培育農村青少年、輔導在地青農及提升農村婦女技藝專長,未來陸續將與其他農會舉辦活動,共同致力推廣食農教育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