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忠公園建地下調節池 改善強降雨積淹水

臺南市政府爭取前瞻計劃經費在文忠公園新建地下型調節池及下水道分流工程,臺南市長黃偉哲(前右3)18日前往視察工程進度。(圖/ 中央社)

臺南市東區東門路銜接仁德區中山路至裕義路周邊地區,易在強降雨後積淹水,市府爭取前瞻計劃經費,在文忠公園新建地下型調節池及下水道分流工程加以改善,預計明年3月完工。

臺南市長黃偉哲今天上午前往文忠公園視察工程進度時表示,短延時強降雨天氣型態是治水防洪的一大挑戰,東區東門路及自由路口因天然地形條件,道路坡度陡峭,導致常因一場午後雷陣雨,超過既有排水負荷能力,造成周邊積淹水。

黃偉哲指出,文忠調節池及下水道箱涵的新建工程完工後,文忠公園地下增加容量約6400立方公尺的調節池,未來可因應時雨量約70到80毫米,延遲1到2個小時的雨水排流,有效減少或解決積淹水情形,雨水排放也更順暢。

臺南市政府水利局長韓榮華表示,東門路一帶積淹水問題,原本規劃採下水道幹線延伸方式改善,但此處屬市區與仁德區間交通要道,且管線問題複雜,改善工程推動困難,經過多次檢討修正,改採綜合治水及逕流分擔方式。

韓榮華指出,利用既有文忠公園位置興建多功能地下型調節池,可增加約6400立方公尺滯洪空間,改善淹水風險,同時也配合地方意見,辦理公園設施重新規劃改造,增設運動休閒設施,完工後提供更優質友善的公園綠地。

黃偉哲表示,調節池完工後,公園也會恢復,市府將改善文忠公園列爲下年度優先市政項目,讓附近民衆擁有更好的綠地及休憩地點。(編輯:郭諭儒)111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