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鐵司機關ATP「闖紅燈」 運安會調查出爐

臺鐵第4111次區間車出發時,股道還未設定開通,司機員以爲系統異常改爲手動操作,結果擠壞軌道。(運安會提供/陳祐誠臺北傳真)

去年4月22日臺鐵第4111次區間車清晨5時7分自南澳站出發時,股道上的路徑尚未開通、號誌機顯示爲紅燈,司機員起步時卻未注意到號誌,被列車自動防護系統(ATP)擋下時,甚至關掉改爲手動繼續前進,結果擠壞軌道,國家運輸安全調查委員會介入調查,近日完成報告,指臺鐵應加強相關情境的模擬演練與技能。

運安會還原事發經過,當時第4111次區間車表訂清晨5時7分由南澳站始發,預計開往終點站樹林站,列車當日停靠南澳站第6股道,出發前股道的出發路徑尚未開通,出發號誌機顯示爲紅燈。

按理說,股道此時應該已要設定爲開通,但車站人員沒有察覺,依表訂時刻顯示出發號訊,列車司機員依出發號訊開車,但此時號誌機爲紅燈,因此列車通過地上感應子時,ATP系統啓動並自動煞車,司機員以爲是系統異常,關掉ATP並轉爲司機員責任模式,結果駛入未開通的股道,擠壞道岔導致尖軌變形。

雖然次故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運安會仍決定介入調查,日前完成調查報告。

運安會指出,司機員看到隔壁股道號誌機顯示爲綠燈,誤以爲自己可以行使,當ATP啓動時,司機員又以爲是故障。此外,綜合調度所值班調度員出發路徑設定錯誤、值班站長未依規定親自發出出發號訊且交由未符合資格的站員辦理,種種原因導致事故。

調查也發現,臺鐵針對司機員冒進號誌的處置訓練,多采口頭提示、講義閱讀、紙本作答等方式,並未以模擬機執行訓練,不利人員操作的熟悉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