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BA.2感染數少 專家憂BA.4、5興起後恐增中重症風險

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本報資料照)

國內疫情趨緩,臺大公衛學院教授陳秀熙今天指出,如本土疫情不受BA.4/5變異株影響,臺灣的Omicron地方流行可望於8月31日下降至單日8000例以下,9月30日降至5000例以下,不過相較其他國家,我國前一波遭受BA.1/2病毒株感染較小,仍然要提防BA.4/5所帶來的感染及中重症風險。

陳秀熙表示,從國內近期公佈的確診數、中重症、死亡率、投藥與康復率來看,我國已逐漸走出前一波的較高死亡率陰霾,重症康復率已從5、6月間的6%,上升至8%;重症死亡率也有顯著下降。其最主要功臣爲抗病毒藥物的及早介入,推算國內抗病毒藥物照護效益已達61%。

陳秀熙說,若以目前的感染曲線推估,在不受到BA.4/5變異株的影響下,臺灣最快8月31日單日確診數就能降至8000例以下,9月31日則可再降至5000例以下,曲線走向與紐西蘭類似,不過紐西蘭因BA.4/5疫情,仍持續維持一定程度的地方流行。

陳秀熙表示,從國際間的BA.4/5大數據資料可見,當一個地區的BA.4/5感染率超過50%,會增加60%的整體感染、15%的住院率、17%的ICU使用率,死亡率的成長雖然不顯著,但仍然是臺灣面臨下一波疫情需要重視的議題。

而從韓國與日本的經驗可看見,前段時間BA.2感染人數越多者,受到BA.4/5的影響就越小,陳秀熙認爲,臺灣的BA.2感染人數雖介於日韓之間,但相對來講仍不算太大規模,因此接下來面對BA.4/5仍要審慎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