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陸最佳關係 柯文哲「8字」解說狀態

臺灣民衆黨主席柯文哲29日出席「臺灣經濟發展論壇:與國家未來領導人對談 」,柯文哲(圖)針對臺灣經濟發展藍圖講述他的觀點。(陳信翰攝)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下午出席九大工商團體舉行的「2023臺灣經濟發展論壇」。(楊亞璇攝)

民衆黨總統參選人柯文哲今天下午出席九大工商團體舉行的「2023臺灣經濟發展論壇」,針對兩岸問題,在現階段答案是「緊張但不是太緊張」,民進黨是太緊張,國民黨是不夠緊張,「所以我們要想辦法,緊張但不是很緊張,臺灣民衆黨要找到那個點,這很有哲學。」

對於兩岸關係有何新作法,柯文哲表示,所謂兩岸關係,不是臺灣海峽兩岸,這點要搞清楚,今天台灣就是處在中美對抗架構的世界局勢之下,要去思考臺灣到底要怎麼辦,他去美國最大啓示是說,以前看兩岸關係都是站在臺灣,看說大陸怎麼應付,重來沒想過站在美國角度來看臺灣,站在美國角度,美國最適當的臺灣跟中國關係是什麼,兩岸關係不是臺灣海峽兩岸,是太平洋兩岸,所以沒有什麼叫兩岸關係,只有中美對抗架構下的臺灣問題。

柯文哲說,倒過來,從中國角度,臺灣跟美國關係,兩邊都有range,照到最佳平衡點,而從美國角度來看,臺灣跟中國最佳關係是什麼,30年後不敢講,在現階段答案是「緊張但不是太緊張」,民進黨是太緊張,國民黨是不夠緊張,「所以我們要想辦法,緊張但不是很緊張,臺灣民衆黨要找到那個點,這很有哲學。」

柯文哲認爲,完全倒到美國、大陸都不行,要跟大陸講,我們底線是什麼,臺灣自主兩岸和平,臺灣自主就是我們還是希望保有現在政治制度跟生活方式,「你的底線是什麼我也知道,我知道你希望我講什麼,我也知道你不准我講什麼,你希望我將的,偶爾講一兩句給你聽,不希望我講的,我儘量不要講,取一個平衡」。

柯文哲指出,兩岸關係是這樣,自己辦過世大運、8次雙城論壇,兩邊是可以溝通的,爲何講五個互相,他去美國見官員,「互相諒解」,忽然發現翻譯翻不出來,後來跟美國說,「我們跟中國同文同種,跟大陸溝通一定比你跟他溝通容易,因爲很多字你們英文沒有,互相諒解要怎麼翻」。

柯文哲強調,兩岸其實是可以解決,自己也跟美國講,不要把習近平的中國當作永遠的中國,要有這概念,胡錦濤、江澤民時代跟現在就很不一樣,爲何一定要認爲目前的中國是永遠的中國,就階段性處理就好,用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概念最安全,可以合作合作,需要競爭的時候競爭,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

他表示,很清楚大陸講,可以合作就合作,有需要競爭就競爭,「如果要我的命還是跟你對抗,但是不要搞到可以合作時對抗,不需要」,回到理性務實,只要願意談、坦誠地談,你知道我有困難,我知道你有困難,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