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大論壇 朝5G Green策略前進

臺灣大9日舉辦「循環創生 價值重生企業循環經濟應用實務論壇》」,期許透過臺灣大拋磚引玉,讓廢光纜有更多的回收用途。臺灣大總經理林之晨(左二)、技術郭宇泰(左一)、永續暨品牌發展副總經理劉麗惠(右一)與小智研發執行長兼共同創辦人黃謙智(右二)共同出席。圖/臺灣大哥大提供

臺灣大哥大9日盛大舉行「循環創生 價值重生《企業循環經濟應用實務論壇》」,希望透過拋磚引玉,扮演帶動供應商深植永續思維領頭羊角色

這也是繼2019年首度舉辦《ICT產業循環經濟論壇》、與14大供應商共同發表「循環經濟合作宣言」後,臺灣大推動循環經濟進階發展更加具體的行動

臺灣大也在論壇首度發表與電信業息息相關的「廢棄光纖電纜」 循環創生的實驗成果,包括在臺灣大與新創企業小智研發(Miniwiz)共同研發下,將廢光纜轉換成茶几、鋁座椅現場提供論壇嘉賓使用,同時將光纜外包材回收製成可當杯墊、又可佈置牆面的PE造型磚,這項廢光纜循環利用再生研發,未來甚至可成爲年產值高達223億元的高含金量產業,成爲轉廢成金的最佳案例,具體倡議落實廢光纜的多元回收利用,也爲產業循環經濟開創更多的可能。

今年《企業循環經濟應用實務論壇》更首度邀請荷蘭最大電信業者KPN荷蘭皇家電信能源管理與循環經濟計劃主持人Jeroen Cox,透過線上視訊跨海分享歐美循環經濟實踐作爲。

臺灣大總經理林之晨表示,光纖傳輸是所有通訊架構基礎,也是不可或缺的建設,根據環保署環境資源資料開放平臺的資料統計,2019年全臺廢光纜處理量高達1,030公噸,相當於將近60臺坦克車重量,今年1~8月也已達985公噸。然而國內現階段廢光纜的處理方式相當有限,可回收物料比僅約45%,仍有55%尚未被妥善利用,臺灣大做爲科技電信商,決定與小智研發從「廢光纜」開啓循環經濟的研究,將其轉換成具有經濟價值的材料,例如杯墊、鋁座椅、茶几等。

未來這些有經濟價值的產品將送往臺灣大哥大臺北文創、臺北三創、臺北西門以及高雄三多等地區的myfone門市,讓更多民衆機會可以親自見證廢光纜「循環創生、價值重生」的成果,未來也期望能全面替換,讓廢光纜直接在臺灣大myfone門市重生,亦盼未來在政策法令的開放下,爲產業開創循環經濟的實例,呼應臺灣大超5G的Green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