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等了16年!停辦世大運?郝龍斌:我不能認同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2017年世大運臺北市主辦,但近來卻一連經歷體育局長洪嘉文請辭、場館整修發包狀況理想風波外界開始傳出「停辦」的聲音。對此國民黨主席、臺北市前市長郝龍斌21日罕見幫市府說話,指臺灣從1996年開始爭取世大運,歷經四次失敗才終於成功,「若柯市長真心想要辦好世大運,希望大家和我,都一起祝福和幫助屬於臺灣的2017。」

「這一刻臺灣等了十六年。」郝龍斌表示,2011年的11月29日,國際大學運動總會(FISU)宣佈臺北以13票比9票勝出,成功取得2017年夏季世大運主辦權。從1996年開始,臺灣就開始嘗試爭取世大運了;回顧臺灣爭取世大運的艱苦過程,其中高雄市曾代表申辦過2001年、2007年和2011年。2015年、2017年世大運則由臺北代表申請,歷經四次的失敗,才終於成功。

「這五次的申請,不管是高雄或臺北,不管執政的政黨首長是誰,大家都是盡全力準備、爭取。」郝龍斌說,原因無他,因爲世大運的規模之大,讓它有「小奧運」之稱,如果臺灣能成功爭取且舉辦,將能大大提升臺灣的國際地位能見度,「當然,要舉辦這樣一場超大型的國際賽事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這需要全民中央地方有共同的意志與投入,而臺北市從2011年底成功申辦後,就戰戰兢兢、全力籌備。」

郝龍斌說,近來由於籌備世大運的執行幹部有所變動,或是部分籌備計劃有所落後,有許多人開始擔心世大運可能會無法順利舉辦成功,甚至有人在此刻提出放棄舉辦的解套想法,「坦白說,我非常不予認同。」他表示,世大運的舉辦,攸關我們在國際上將要呈現怎樣的臺灣;是成功舉辦,展現榮耀與自信的臺灣?又或者要臨陣退縮,留下國際爛攤子,揹負歷史的罵名?

「剩下一年,世大運能不能籌備成功?我認爲答案是肯定的。」郝龍斌指出,當務之急,是世大運需要大量邀集國內專業人士一起投入協助,「尊重專家分工合作」;另外,中央也應該把世大運視爲國家賽事,從蔡總統開始,全力支持,「當中央與地方一心,大家方向一致,也不需有唱衰的言論,世大運就有機會成功籌辦。」

「這幾十年來,不論是哪一個政黨執政,提升臺灣國際地位一事,都是大家念茲在茲的。」郝龍斌表示,大家目的都只有一個,就是向國際展現「臺灣的存在」,現在機會就掌握在自己手上,「我希望全民能一起爲世大運祝福、一起支持世大運的舉辦,臺灣的實力、臺灣的存在、臺灣的驕傲,在明年的此刻,我們一起讓世界看見。」

►►更多政治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Live!【ETtoday直播國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