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黑熊斷掌逝... 黃美秀「別叫我黑熊媽媽,不配」

花蓮拉庫拉庫溪成年母熊死亡,馬上送到屏科大解剖。(圖/翻攝自花東搶先報

生活中心綜合報導

臺灣黑熊陳屍在花蓮拉庫拉庫溪,致力研究臺灣黑熊的黃美秀參與解剖,發現死因並非溺斃,她爲這頭黑熊取名「Lakulaku(拉庫拉庫)」,「這是牠的家鄉」。黃美秀人稱「黑熊媽媽」,不過經過這次事件,她在臉書寫下「以後請不要再稱呼我江湖名-黑熊媽媽。」

一隻臺灣黑熊23日被人發現躺在河牀邊,身體已經僵硬沒有呼吸心跳,牠的左前肢斷掌、右前肢大拇指也斷了,疑似是被捕獸夾所傷,這讓黃美秀相當氣憤又難過,她致力讓斷掌熊在臺灣消失,但是受傷的大熊一次次出現在面前。

▲Lakulaku搭橡皮艇上岸,接着搭計程車到屏科大。

黑熊搭橡皮艇上岸,接着坐計程車半夜纔到達屏科大,黃美秀說,解剖的動物必須有名字才能啓動機器,「獸醫問我牠的芳名,我說Lakulaku,這是牠的家鄉,也是牠被撈上岸的地點。」她曾參與30多隻野外臺灣黑熊解剖,「這次卻是最慘烈的,斷掌再斷指,熊到底犯着誰了?不要再說『我不是故意』了。」

▲一隻手掌被截斷,另一隻手指也斷了。(圖/黃美秀提供)

對於Lakulaku的死,黃美秀表示「無言以對」,對於過往大家稱她「黑熊媽媽」,「以後請不要再稱呼我,江湖名-黑熊媽媽,不配!此名將消失於臺灣之島。」這個稱呼是以前原住民見到她長期在山上研究,是在保護黑熊才喊她「熊媽媽」,「看來,他們錯了!」黃美秀也說,揮別這個稱號是個「很私人的決定」。對於黃美秀「我不是黑熊媽媽」的聲明,「臺灣黑熊保育協會」也將她的介紹頁面改爲「協會創辦人」。

許多人都知道每隻臺灣黑熊都是黃美秀的「心肝寶貝」,臺灣老老少少也都知道臺灣黑熊的珍貴,甚至成爲許多吉祥物藍本,然而黃美秀認爲既然如此喜愛臺灣黑熊,爲什麼不用力保護真正面臨面絕、臺灣獨有的臺灣黑熊呢?除了Lakulaku,8月13日也有另一隻黑熊死在八通關越道16K處,黃美秀憤慨,「政府的保育行動在哪?積極作爲有在哪?等着收屍嗎?」她把臺灣黑熊當臺灣土地上的家人,希望所有的人都能感受到熊的消逝,盼保育真正落實盡力挽回。

修路工人攀巖蜂蜜熊熊含淚凝視,幾周後傳出過世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