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加入亞投行名義?張盛和:不能接受中國臺北

財政部張盛和在「內閣踹共」節目網友面對面談亞投行。(圖/翻攝自YouTube)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財政部長張盛和今(1)日臨時受邀,晚間7點在網路直播平臺──行政院開麥啦與網友面對面,強調臺灣向亞投行遞交意向書只是表態,根本還沒開始談判,不能和「先談結果要立法院吃下去」的服貿協議相提並論,他也承諾,若對方給出迴應,未來臺灣用什麼名稱加入、參與細節都由立法院說了算。

對於外界質疑「臺灣爲何不能以中華民國財政部長名義送件」,張盛和先強調,亞投行並非中國一國主導,而是由40多個國家所組成,只因爲目前臨時籌備會設在北京,纔會看似向大陸送件,他隨後也坦言,意向書只署名部長是現實考量,若刻意衝撞對方底線,根本不會有人受理,「就像我們過去用中華民國名義申請聯合國,很爽阿!但結果卻沒有加入,所以要先看目的是什麼。」

提及臺灣加入的風險,「我們預估投入新臺幣22億元,損失最多也就這樣。」張盛和說,臺灣加入亞投行,不是送錢,而是一種投資,他比喻,就像民衆臺積股票,不管再怎麼虧,頂多股票當壁紙本金拿不回來而已,不過只要股價表現好,臺灣可以等着收利息,「更不論替產業帶來商機、臺灣能見度提高等收穫。」

張盛和說,亞投行無關產業開放,自然沒有業者會受到衝擊,反而可以帶給國內金融業營建業不少商機,「各部會對此都曾提出專業看法」;至於財政部口中的「加入亞投行評估結果」,他也承諾,將在明天立院報告後上網公開。

節目中,張盛和數度重申,未來若順利成爲亞投行創始國,臺灣要以「適當名義」加入,不料現場網友則以犀利發言反問:「我們(臺灣)現在參加亞洲開發銀行被稱作中國臺北,這樣算適當名義嗎?」對此,張盛和話也說得明白,「這個不可能接受,我們正在抗議中。」他強調,如果沒有尊嚴,臺灣寧願不要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