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且看俄烏如何收場

(美聯社)

俄烏戰爭已進行了1個多月,可能還需要進行一段時間才能結束,但已足可給世人及兩岸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從中吸取教訓。

烏克蘭面積約60萬平方公里,臺灣約3.6萬平方公里。烏克蘭土地有縱深,可以用空間換取時間,而臺灣2/3的地方爲高山,只有1.2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可以住人。我軍事要地,包括軍用飛機場、飛彈基地、雷達基地、坦克基地、軍用直升機基地、各軍港、各軍種的軍營、海陸空三軍司令部,發電廠、港口及油糟,全在大陸火箭炮射程範圍內。目前福建沿海有1000具火箭炮發射器,每一發射器裝有8枚矽片的火箭,可發射480公里,其他導彈在7分鐘之內可以發射到指定目標,因而避戰應爲我國家安全最重要的戰略。

美國與北約沒有出兵烏克蘭,但支援烏克蘭各種先進武器,幷包括網路連結及有關俄國的軍事情報。美國對俄羅斯進行全方位的制裁,包括金融、高科技、軍備、商業、貿易、能源等各方面的圍堵及制裁。即使如此,烏克蘭也飽受軍人及平民的傷亡,被摧毀了絕大部分的軍事設施,俄羅斯也有數萬軍人死傷,至少2000輛坦克車遭受破壞。

烏克蘭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但烏克蘭人民及國家領導人沒有對國家的處境審時度勢,在北約沒有同意的情況下,就在憲法中寫入擬加入北約,導致強鄰俄羅斯產生地緣政治上的戰略危機,也就是北約東擴將抵達俄羅斯的邊境。地緣政治的現實是大國或強國是不容許接壤鄰國成爲敵對勢力,或與其他強國結盟成爲敵對勢力。

烏克蘭與俄羅斯戰爭的結束,要看兩國對於烏克蘭今後在東歐應扮何種角色如何取得妥協,俄羅斯希望烏克蘭擔任緩衝國或中立國。若烏克蘭的角色有所妥協,雙方皆能夠接受,俄烏戰爭比較容易結束,但雙方的既有損失已皆難以估計。

大陸與臺灣70多年來的對立是內戰的延續,1979年以來中共對臺政策主要以和平統一爲主,但不排除使用武力。1992年海基會與海協會達成「雙方均堅持一箇中國原則,以口頭聲明的方式表達,但兩會之間不涉及一箇中國的政治涵義。」此爲「九二共識」,也是兩岸和平的基礎。

臺灣方面如何避戰?蔡英文政府首要承認「九二共識」或提出雙方可接受的新論述。此外,美國對臺灣軍售大幅增加,建議我方延長義務兵役時間,建立後備部隊,訓練我方軍隊進行巷戰,皆爲治標。民進黨在反中、抗中、去中的政策下,若有「法理臺獨」進程,以致大陸國臺辦先前提出「勿謂言之不預」的警告,蔡政府能無警惕?

兩岸的和平在於蔡政府一念之間,臺灣民衆應反思馬英九執政時期爲何兩岸是在和平發展期,而2016年蔡英文當選總統之後,臺灣逐漸成爲世界最危險的地方。解鈴還須繫鈴人,臺灣民衆最希望的是安居樂業、兩岸和平,蔡英文總統若能夠達成百姓此一願望,功在國家。

(作者爲前海基會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