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看大陸》親嘗大陸特殊小吃 不虛此生

魚腥草料理。(中新社資料照片)

大陸幅員廣闊,區域是以方位稱之,如華東、華南、華中、華北、大西南、大西北、更遠之處稱東北,民衆也以朝北、朝南來指路;山川阻隔氣候殊異,南北作物不同,各地人體型相差甚大,飲食習慣更是南轅北轍大不相同。

赴大陸旅行就是觀賞風景、走訪名勝古蹟、嚐遍地方美食、增廣各地見聞。雖然北面南米、北鹹南甜,外加川湘黔的麻與辣,每到一處腸胃就需重新適應一次。但旅行價值之一就是嚐到風味不同的小吃,記憶中有幾樣是從未吃過與見過的,值得寫下回味。

2000年赴貴州朋友家作客,吃飯時桌上有一碟白色像根莖一樣小菜,拌辣椒醬醋,主人家頻頻伸筷吃着,我也試着挾一根試吃,一股從未有過的味道在舌蕾上悠轉,一種淡淡腥味在口中縈繞,我問到菜名,他們告訴我是「魚腥草」。第一次聽到這名詞,主人補充說是採自野外有清熱解毒、化痰排膿增強免疫功效,我說不上喜歡,但是入境隨俗是我能做到的。

2008年在曲阜工作,假日逛五馬祠街,見一家小店玻璃門上大大紅字:「驢肉燒餅」,好奇的進去點了一份,外加一碗紫菜蛋花湯,店主正在炭爐上烤燒餅,烤好的餅一個個放在籘籃裡,女主人則夾盤中略顯紅色的肉餚塞進剖開燒餅裡,套在紙袋裡交給我,我咬上一口,不同於牛豬羊口味,肉香餅酥咬勁十足,祡菜湯亦頗鮮美,總價才八元人民幣,方知滷過的驢肉果然味美。山東東阿地區以驢皮熬製的補品「阿膠」,藉着《後宮甄嬛傳》名揚兩岸,想起老輩曾說「天上的龍肉、地上的驢肉」一語果然有道理,以後就常來光顧。

山東夏季山區傍晚,常見居民手拿一隻瓶子,到樹身上搜羅,一時不知他們找尋何物,經觀察詢問,方知正在抓從土中爬出的蟬蛹,論斤賣給農家樂餐廳,廚師稍微處理後,以大火熱油爆炒,一大盤「炒蟬蛹」就上桌了,口感酥脆且營養價值不低,我也隨俗的同嘗新鮮物,此物倒底有多補因無科學檢測實難證明。

最讓我驚訝的是在廣西吃到的「鴨仔蛋」。2016年我往中越邊境東興口岸旅遊,清晨在鬧市上見到越女攤上碗裡,放着一顆像白色荔枝肉般東西,觀察了很久初以爲是紅毛丹果,經詢問一旁正在吃的男士,他說是越南小吃鴨仔蛋,纔想起曾聽說過是未孵化的鴨仔, 此時放在熱水中保溫着,以免冷卻腥味太重。客人坐定越女將蛋殼剝掉加上桔子、香菜、醬料端出。知道來歷後雖心感怪異,但是好奇心加上吃兩份鴨仔蛋的東北人推薦,終於下了決心叫來一份,也如法泡製加香料醬汁大膽的吃下,因爲蛋是熱的不聞腥味,吃來就像在吃一般的蛋,要突破的是心理障礙,我終還是吃了一份特異小吃,算是旅遊特別之事。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美食文化名揚全球,大陸地廣人多菜系分類已然有序,就像瞎子摸象般,我只接觸到極少數小吃,對未能發掘的特殊小吃肯定極多,但在旅行中能親嘗不一樣的食物,而且印象深刻也算是不虛此生。(劉先昌/臺北)

【徵文啓事】

中時新聞網「兩岸徵文」欄目,延續《旺報》兩岸徵文活動,徵文主題:臺灣人看大陸、大陸人看臺灣、兩岸看世界、兩岸一家人、兩岸新時代,歡迎全球華人投稿。

期盼作者透過親身經歷的故事,刻畫兩岸社會肌理,描繪世界見聞,打破刻板印象,促進兩岸民衆相互瞭解、建立全球視野,向讀者展現時代的脈動與發展趨勢。

投稿信箱:[email protected]

臉書粉專https://www.facebook.com/520ROC,歡迎線上互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