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人在大陸》蔡清洲:推動大陸咖啡行業發展的臺灣力量

蔡清洲製作咖啡。(中新網)

「老闆,我想買臺咖啡機,有什麼推薦?」當顧客踏進店門,店鋪主理人蔡清洲從咖啡吧檯走出,迎上前詳細詢問其需求與使用習慣。一番對話下來,顧客對咖啡飲用有了更深入的認識,載興而歸。

前述場景,是臺商蔡清洲的日常剪影。與咖啡結緣44年,其間16載「雲遊」大陸磨礪技藝,傳播咖啡文化,現已成爲推動大陸咖啡行業發展的臺灣力量之一。

01 在大陸,耕耘了16年

1960年出生於臺灣台東的蔡清洲,高中畢業後,誤打誤撞進入餐飲業做吧員,從此與咖啡「相識」。

2006年,受友人邀請,蔡清洲來到重慶深耕咖啡本行。在充分的實戰基礎上,他系統地考取了世界精品咖啡協會(SCA)的高級烘焙師資格證等。兩岸舉辦的大小咖啡比賽,也少不了他的身影。2018年,他還擔任首屆全國咖啡師職業技能大賽江蘇賽區副裁判長。

因看好「大陸咖啡市場會永續發展」,蔡清洲於2016年啓動創業,爲「讓更多人認識咖啡、喜歡咖啡」,不僅售賣咖啡、進口原豆、專業器具,還開展技術培訓、開店輔導,爲咖啡愛好者提供「一站式」服務。

專業的咖啡器具琳琅滿目。(中新網)

100平方米的空間內,陳列着琳琅滿目的咖啡杯、大小各異的咖啡機、來自全球多國的咖啡生豆,操作間擺放着三臺大型烘豆機,吧檯不斷製作的熱飲讓空氣中瀰漫着豆香,幾面牆上掛滿了蔡清洲與學員的各種資質證書……

「店裡每月要烘2噸生豆,銷往大陸各省市。」蔡清洲說,咖啡牽涉到品種、產地、加工方式、烘焙和萃取,各個環節都有可能出錯。爲保證品質,他基本親力親爲,「每天都要與咖啡豆打交道」。

「咖啡沒有好壞,就像找女朋友,找到你自己喜歡的,就是最好的。」蔡清洲表示,每一種咖啡豆都有自己的特性,如曼特寧咖啡豆會偏苦,而坦桑尼亞咖啡豆則有明顯的酸度。咖啡的好與壞,取決於自己的口味,是喜歡偏苦的,還是喜歡偏酸的。

在蔡清洲眼裡,咖啡傳遞的溫度不是單純的冷和熱,而是人與人拉近距離,在交談中產生共鳴。「在臺灣,我們常說『走,去喝咖啡聊是非』。」蔡清洲稱,這是咖啡於生活的魅力所在。

02在大陸,買房沒那麼重要

不論是在臺灣,還是在大陸,深耕咖啡領域40年的蔡清洲依舊堅持不購房的原則,不僅因爲作爲咖啡匠人的他,喜歡「雲遊四方」磨礪自己的咖啡技藝,傳播咖啡文化;更因爲蔡清洲認爲房產並非一個優質的投資領域。

「我個人覺得,買房特別不划算,假設一套房子需要100萬,我給3成首付,剩下的貸款,日後不僅要還清,還要支付一大筆利息,相當於以遠超100萬的價格給自己買了一副100萬的枷鎖,要是我拿這筆錢去拓展我的咖啡業務,我能得到的回報更高且更快。」蔡清洲說道,「租房也挺好的呀,二三十年下來花費也就首付錢,還方便我上班,住膩了還能隨時更換新的居住環境。」

不僅如此,蔡清洲還告知記者,對於臺灣人來說買房沒有那麼重要。一方面,臺灣沒有所謂的新車新房才能結婚的風氣,臺灣的年輕人繼承父母房子居住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兒;另一方面,臺灣商人在房產投資上大多處於一個玩票的觀念,大多數人都是跟着內地的商人朋友去玩一把,並非他們投資的手段之一。

目前,港澳臺同胞憑居住證即可正常購房。在蔡清洲看來,資本存在着盲目性與利趨性,市場利好的情況下,肯定會有臺商前來投資房產。但對於大部分在大陸的臺灣商人而言,這個政策並非是在指引市場風向,更多的是一份感動。作爲一名臺商,此刻感受到自己就是一位被認可的公民,能夠與大陸同胞享受同等的權益,這對促進兩岸交流,以及臺灣商人迴歸家鄉、建設家鄉都有積極的作用。

「就如完美的咖啡沒有標準一樣,飲者的心情決定了咖啡的味道,選擇買房還是租房也是一個道理,不論是買是租都是個人情感的一種表達,沒有絕對的利弊之談,畢竟適合自己的纔是最好的。」蔡清洲說道。

03 在大陸,用心傳遞熱愛

「登陸」16年,單槍匹馬雖有心酸,但「發自內心的熱愛」是心態開朗的不二法門。他主張不被利益所困,快樂工作。「拿今年的自己和去年比,只要持續在進步,就可以了。」

交談中,蔡清洲多次談及行業良性發展的重要性。看着各式咖啡店遍地開花,他認爲,蓬勃發展不是野蠻生長,功利、浮躁的心態會讓行業走偏。以一棵咖啡樹的生長爲例,雖然從栽種到收成要5至7年,但採果的獲利可長達30年,一位咖啡農一輩子只要栽兩次樹就好。「專注一個產業,傾心奉獻一份心力」是蔡清洲所倡導的。

蔡清洲認爲,要保護行業的乾淨、純粹,離不開兼顧理論知識和市場實用性的人才,尤其是年輕力量。近年來,他用更多時間授課講學,培養專業型人才,遇到「好苗子」,他還自掏腰包「扶上馬,送一程」。爲吸引更多咖啡愛好者入門,他不定期組織咖啡杯測和品鑑分享,組團赴雲南、海南等地研學,在一個70位學員組成的社交羣內,天南海北的咖啡從業者互幫互助,其樂融融。

「曾經在學習咖啡的路上,有很多人幫我。我現在有能力了也要幫助別人。」蔡清洲介紹說,其店舖之所以取名「尚穎」,一是諧音「上癮」,二是以禾苗的生長作比,鞭策自己既要向上進取,又要謙卑躬行。

作爲業界權威之一,蔡清洲近期正受邀爲四川省一本咖啡教材編寫提供實戰內容指導,後續計劃以重慶爲中心籌備咖啡製作賽事,「只要是利於行業健康發展的,我都願意去做。」

「待我在咖啡行業做滿一甲子時,我想連做三天咖啡,任意打賞所得可作爲一份助力金,將這份熱愛傳遞下去。」頭髮花白、62歲的蔡清洲向記者描繪着他的期待。(鍾旖)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