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首件人造林獲Verra碳匯認證 漾拓拔頭籌

漾拓國際公司總經理鄭加新(右)與森林碳匯部副總經理莊蕙宇(左)表示,漾拓是臺灣第一家「以自然爲本」的氣候變遷解決方案供應商。(張鎧乙攝)

「原本我只是去種樹,沒想到帶動一個村莊的復興,更沒想到向Verra申辦碳匯認證時,因此得到加分」,漾拓國際森林碳匯部副總經理莊薈渝說道。臺灣第一件ARR人造林森林碳權專案由漾拓國際拔得頭籌,11月中旬起在Verra官網立案公開,漾拓國際總經理鄭加新驕傲地宣佈:專案編號「4178」,歡迎查證。

從事LED照明產品設計與製造的漾拓,結合節能與減碳理念,在緬甸覓得2400英畝土地,種植毛泡桐,先以50英畝爲實驗林,經層層考覈,最近取得Verra認證,這片土地面積相當於37個大安森林公園,預計第4年可進行交易,預估10年可取得312萬餘噸碳權,在Verra已登錄的ARR人造林碳權專案上,量體排名第二。

Verra是國際最大的碳匯認證機構,它所進行的碳權認證,一種是對原始林的維護,稱爲REDD,今年因發生涉嫌造假,Verra正進行改革。另一種是ARR,即人造林,從土地與樹種的選擇、種植的方式、基準線調查,都必須無害,尊重並維護當地人文,每一階段須遵照指引進行,經專家到場考覈、完成生物多樣性調查,才能獲得認證。

漾拓的林區位於仰光省北部岱枝鎮(Taik Kyi),莊薈渝初至當地,發現村民生活困苦,在簡陋的學校課堂,三兩學生面黃肌瘦,身爲母親,她不忍心看見小孩子餓肚子,於是號召同仁,爲學生煮午餐,吃不完還可帶回家給家人。

種植實驗林需要水源,漾拓解決水源問題,也解決村莊的缺水問題。2年來漾拓創造1000個工作機會,吸引在國外打工的村民返鄉,小鎮經濟還因此回覆繁榮。這些友善環境、敦親睦鄰的行爲,在Verra碳權認證上,符合12項永續發展目標(SDGs),被認定爲最高等級「以自然爲本」(NBS)碳權。

鄭加新說,並非所有產業都需要最高規格「以自然爲本」碳權,但可適用被承認的國際市場愈大,被排除的可能性越低,就越能保障企業的國際行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