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西部進入空品黑暗期!連6天紅色警戒 移動污染源成癥結

環保署透露,由於擴散條件不佳,未來一週西半部空品將進入黑暗期。 (圖/翻攝空氣品質監測網

記者葉國吏綜合報導

臺灣西半部將進入長達7天的「空品黑暗期」。由於臺灣西半部無風、溼度高,擴散條件不佳,西半部空氣品質嚴重紅色警戒。環保署警告這波空氣品質比二月下旬那波還要嚴重,而且都是本土污染導致。有學者透露,目前臺灣空污癥結點來源是來自「移動污染源」,必須從這下手才行。

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12日發佈訊息指出,未來一週,13日受東北季風影響,迎風面北部地區擴散條件較好,下風處中南部地區仍須留意污染物累積;14日至18日東北季風減弱,環境風場轉爲偏東風,西半部擴散條件轉差,須留意污染物累積情形;空氣品質受氣象條件影響大,時序進入春季,天氣變化快速,預報不確定性較高,請隨時留意最新空氣品質資訊

▲未來一週西半部空品紅色警戒。(圖/翻攝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

根據《聯合報》報導,環保署空保處長蔡孟裕透露,這波空品不佳的肇因偏向本土污染物,是本地車輛工廠排放污染物,再加上擴散不良,造成污染物「只進不出」。

成大工業衛生學科暨環境醫學研究所教授李俊璋認爲則認爲,目前環保署啓動應變措施主要還是針對電廠、工廠等「固定式污染源」來降低污染,但臺灣空污主要癥結點在於移動污染源,必須從這下手抑制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