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政情 鳥籠公投 民主開倒車-公投與大選脫鉤 民主重返鳥籠

立法院三讀通過公投法修正草案國民黨立院黨團總召曾銘宗(中)諷刺民進黨忘了公投法初衷。(本報系記者劉宗龍攝)

民團抗議公投成案門檻變高,記者會綠色消費者基金會秘書長方儉右起)、臺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等出席。(中央社

立法院臨時會17日火速三讀通過《公投法》,確定公投與大選脫鉤舉行,電子連署上路時間仍未知,引起民間團體強烈反彈。公民團體18日召開記者會齊聲痛批,根據過往公投經驗投票率很難高於五成,一旦與大選分開舉行,若公投要通過「只有總統候選人」辦得到。

歷經去年公投綁大選亂象層出,民進黨團啓動修法,17日火速在臨時會闖關三讀,明定公投日爲八月第四個禮拜六,自2021年起,每兩年舉行一次。

投票率難高於五成

諸多公民團體深感不滿,臺灣公民參與協會、臺灣陪審團協會、負數票協會、臺灣環境保護聯盟等團體18日上午召開記者會,高呼「民主重創、抗議公投法重返鳥籠,公投一別千古口號,向民衆鞠躬道歉,希望執政黨懸崖勒馬。

臺灣公民參與協會理事長何宗勳表示,對捍衛公投價值的民進黨,以及未積極守護民主的在野黨表達憤怒與遺憾,坦言儘管有瑕疵,但不該修成這樣。

何宗勳解釋,以2018年公投選舉人1979萬人爲例,公投要通過,需要逾投票人四分之一,也就是至少獲得495萬張贊成票。一旦公投與大選脫鉤,根據國外經驗離島博弈公投經驗,投票率很難高於五成。未來公投等同總統大選規格,試問「民間團體若有能耐就直接選總統,何必公投」。

負數票協會理事長張天鷞說,公投與大選脫鉤方向是學習瑞士,但瑞士公投並沒有最低門檻,而是採簡單多數決,假使把門檻拿掉,公民團體不會反對。他痛批,修法扼殺臺灣直接民主、人民創制複決的權利,比香港反送中條例嚴重,呼籲民衆在下次選舉記住此教訓

中選會該做的不做

臺灣環保聯盟副秘書長潘翰疆指出,只肯定未把連署需附身分證影本、延長公投準備期這兩點,其他強烈遺憾,衝擊目前正進行第二階段連署的公投,質疑修法竟可破壞法律不溯及既往原則

關於中選會未承諾電子連署何時上路,潘翰疆抨擊,納稅沒有國安資安問題,到公投就跑出來,難道資訊能力如此脆弱,無法解決死人連署。張天鷞也說,中選會該做的不做,卻推託給電子連署,非常可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