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狀告印尼鋼鐵防衛稅 WTO成立審議小組受理

印尼進口鋼鐵製品課徵防衛稅,臺灣政府狀告到WTO。(圖/本報資料照)

記者徐珍翔臺北報導

經濟部29日表示,印尼自去(2014)年7月22日起,針對進口鍍或塗鋁鋅合金的鐵、非合金鋼扁軋製品課徵防衛稅3年,而臺灣爲當地第2大進口來源,貿易利益明顯受到影響,期間我國雖要求印尼移除該項措施,但雙方始終未達成共識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構28日成立審議小組,將審理我國指控印尼一事

據悉,印尼自去年開始,對進口鍍或塗鋁鋅合金的鐵、非合金鋼扁軋製品課徵防衛稅3年,第1年稅率每公噸約402美元、第2年約347美元及第3年約292美元;值得一提的是,臺灣是印尼第2大進口來源,佔總進口量21%左右,該稅制實施一年以來,臺灣出口相關產品至當地金額已由2013年的5,085萬美元降至去年的1,132萬美元,共衰退78%,貿易利益明顯受到影響。

經濟部強調,印尼決定實施防衛措施前未提供充分資訊時間會員進行事前諮商、印尼調查的產品與最終實施防衛措施的產品範圍認定差異、印尼對進口數量激增與產業損害間之因果關係認定基礎薄弱、未合理分析進口增加系因不可預見之發展所致,恐違反WTO防衛協定及GATT 1994第19條規定

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談判代表蕭振寰指出,WTO審理爭端解決案件類似國內訴訟程序敗訴方雖可提出上訴,不過以一次爲限;若印尼最後確定敗訴,將被要求修改相關規定,即使在當地國會卡關無法立即改善,也必須提出對臺補償辦法,否則我國可向WTO要求授權──對印尼進口貨物課徵雙倍關稅

即便如此,蕭振寰坦言,WTO審理案件往往曠日經久,等到結果出爐時,很可能印尼的3年防衛稅也已退場,「不過我們評估仍有好處。」他說,一旦臺灣得理,印尼將無法延長該措施,同時也藉此機會向各國宣示臺灣業者背後有政府撐腰,避免類似狀況重演

資訊恐慌症發作?下載「ETtoday新聞雲APP」快速補給→iOS:https://goo.gl/rmIDdxAndroid:https://goo.gl/XPe8U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