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英啓動深化貿易伙伴關係 就「3大領域」展開協商

行政院政委鄧振中。(本報資料照片)

行政院政務委員、經貿談判辦公室總談判代表鄧振中,於臺北時間26日與英國商業暨貿易部副部長何德森(Nigel Huddleston)展開視訊會談,雙方會中達成共識,宣佈正式啓動「深化貿易伙伴關係」(Enhanced Trade Partnership,ETP),選定投資、能源與淨零碳排及數位貿易三大領域展開協商。

經貿辦指出,英國爲世界第六大經濟體,自2020年脫歐後,積極拓展對外雙邊經貿關係,除了延續歐盟對外貿易協定網絡,也透過各種途徑,與其主要貿易往來國家就共同關切的貿易議題,共同調和彼此的貿易政策與規則,以建立長期性貿易伙伴關係。

經貿辦表示,英國已經與印度、泰國等國家展開「深化貿易伙伴關係」諮商工作,我國則是英國第三位ETP諮商國家。雙方規畫儘速先就投資、能源與淨零碳排及數位貿易三大領域展開協商。在投資上,雙方是爲共同建立公平競爭的投資環境;能源合作上應對氣候變遷與推動去碳化;在數位貿易領域共同提升可信賴的資料流動與保護。

鄧振中指出,近年來由於政府致力推動與國際接軌,受到國際社會高度重視,加上我國半導體產業在國際供應鏈的關鍵地位廣受重視,因此整體國際經貿關係已大幅改善。在我國與美國完成臺美首批貿易協定後,現又有英國以具體行動與我方進一步深化雙方關係,我方樂見此項進展,並預期將會有十分豐碩的成果。

根據經貿辦提供資訊,英國是我國全球第21大貿易伙伴、歐洲第3大貿易伙伴,2022年臺英雙邊貿易總額爲66.38億美元,其中我國出口40.51億美元、進口25.87億美元,我國享有順差14.64億美元。

雙方在投資互動上也很密切,截至2022年,我國對英國累計投資金額達32.96億美元,英國對我國的累計投資金額則達115.6億美元。當前雙方主要透過次長級經貿對話會議作爲經貿談話平臺,迄今舉行25屆;雙方政府推動透過共同提供經費補助,推動臺英產業進行研發創新合作,另外也正加強探討雙方在數位議題合作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