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中、高雄夏季航班增 今年國際航線運量恢復至疫前9成

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評估,今年國際與兩岸定期航線客運量應能恢復至疫情前約9成。(本報資料照)

疫後航空業穩定復甦,臺中、高雄今年夏季班表航班量都比去年明顯增加,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評估,今年國際與兩岸定期航線客運量應能恢復至疫情前約9成,以夏季班表來看,美國線恢復至疫前120%、歐洲線109%、東南亞103%,兩岸航線受限於政策恢復僅50%,表現最差。

民航局統計,今年1至3月,國際及兩岸定期航線客運量達1306萬人次,已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89%,執行中的夏季班表,每週航班有2597班,也恢復至疫前的88%。

主要機場中,去年即已率先復甦的桃園、松山機場,今年仍持續成長,華航、星宇及達美航空還規劃於今年6至8月間開闢桃園—西雅圖飛美航線。而定位爲中、南部「門戶機場」的臺中機場與高雄機場,在民航局積極協調航空公司開闢航點、擴增航線下,夏季班表增幅都相當明顯。

民航局指出,高雄機場在疫情前的2019年原飛航37處國際及兩岸航點、每週航班368班;解封后,去年夏季班表恢復20處航點、每週205班,今年夏季班表進一步恢復至25處航點、每週300班,航班數較去年增加46%。

臺中機場恢復幅度更大,疫情前國際線有14處航點、每週總計114班;去年夏季航班飛航5處航點、每週31班;今年夏季班表進一步恢復至9處航點、每週56班,航班數較去年增加81%。

爲了讓中南部鄉親出國更爲方便,在民航局鼓勵下,航空公司在今年農曆年後對高雄、臺中增闢航點或新增航班也更爲積極。例如長榮自本月12日起飛航高雄—香港航線,每週7班,下月15日將增爲14班;華航高雄—成田航線今天起由每週7班增爲10班;臺灣虎航本月起先以包機飛航茨城,預計7月轉爲定期航班。

臺中則有星宇與臺灣虎航積極佈局,星宇已將臺中機場做爲第二個發展基地,除新闢臺中往返澳門與峴港航線外,並規劃下半年開闢臺中—高鬆航線;臺灣虎航則規劃下半年新闢臺中飛航日本成田、名古屋及韓國釜山航班。

民航局指出,目前雖仍存在航空公司機組人員能量、國外機場之地勤能量尚需時間恢復等課題,但在政府及航空產業共同努力下,今年航線恢復及增班情形有相當進展。以去年及今年的復甦情況推估,今年整體國際及兩岸航線客運量可望恢復至2019年運量79%至90%。